<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
        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日行8000步是個“關鍵節點”,6種慢病風險明顯降低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走路」是最好的運動之一,它簡單方便,老少皆宜,只要穿上運動鞋就能隨時鍛煉起來。

        近期,有研究發現,每天走夠了一定的步數能降低多種慢病風險,也就是說,你的每一步都在為健康貢獻微薄之力。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結合新研究并采訪專家,總結健康走路的要點,并教你把走路變成“養生”。

        受訪專家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與康復學院副院長、教授 錢菁華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欣

        本期編輯:王曉晴

        走路可降低6種慢病風險

        2022年10月10日,美國范德堡大學科研人員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每天行走8200多步,可以降低6種慢性病風險。

        該研究分析了6042例受試者的電子健康記錄數據,分析了監測期間平均每日步數與不同類型疾病發病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每日更多步數與以下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降低最為顯著相關: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降低12%;肥胖癥降低11%;伴有神經系統癥狀的2型糖尿病降低31%;高血壓降低8%;胃食管反流病降低8%;重度抑郁癥降低8%。

        研究人員還觀察到,步頻快的人群,慢性病風險更低。

        健康走路的6個要點

        錯誤的走路方式可能會讓身體受傷,走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姿勢正確

        腰背挺直,頸肩放松,輕輕收腹,下頜微微內收,雙眼平視前方,使耳朵、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條垂直線上。雙臂以肩關節為軸,進行前后自然擺動,最好做到“前不過肩,后不過腰”。輕輕抬腿邁出腳,然后按照“腳跟→腳掌→腳趾”的順序“滾動”著地,踩實以后再抬另一只腳。

        腳尖一直朝正前方伸出,避免內八或外八,不要步子過重、步伐過大。

        裝備舒適

        穿一雙軟底跑鞋,可緩沖散步時腳底的壓力,并保護腳踝關節免受傷害。襪子最好是純棉的,著裝選擇寬松舒適的運動服裝。最好帶一瓶水,在運動過程中少量多次地補充水分可以防止脫水。

        最好選下午

        心血管病發率在早晨和上午比一天中其他時間段高;晚上光線差,老年人的平衡、協調能力相對較差,容易出現跌倒等意外損傷。建議中老年以及體適能相對較弱的人群,在下午4~5點進行走路鍛煉。健康成年人可選擇合適自己的時間步行鍛煉。如果要在晚飯后走路,應在飯后半小時,并將結束時間控制在睡前兩小時。

        達到中等強度

        《中國人群身體活動指南(2021)》推薦每天累計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步行運動,即走路時達到“能說不能唱,微微出汗”,每周至少堅持5天,每次運動至少達到10分鐘。有心臟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最好到醫院或專業機構進行咨詢和檢測,確定運動的適宜心率范圍。

        提升步速

        想要通過走路鍛煉身體,步行需達到一定速度,一般人可選擇每分鐘90~120步的中速走,身體狀態好的,可選擇每分鐘120~140步的快步走。

        別在馬路邊走

        公路邊車流量大,空氣質量差,易對呼吸系統造成傷害。柏油路面過于堅硬,容易對膝蓋和腳踝造成較大的沖擊。

        建議選擇塑膠地面,對關節有一定的緩沖作用;公園和自家小區空氣質量較好,可以避免呼吸系統受損。

        幾個小動作,走路秒變養生

        走路時,人的股三頭肌、股四頭肌以及腰、腹部肌肉等,總共13塊大的肌肉群都在運動,尤其是快走,有助增強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松、控制體重、緩解便秘。如果覺著單純的走路乏味枯燥,可以嘗試變著花樣走,能讓走路秒變養生。

        負重行走

        負重步行有許多形式,比如背心負重、小腿負重以及足部負重。背心負重在提高能量消耗的同時,不會給關節、肌肉帶來明顯不適,適宜大部分人群。還可通過手握小啞鈴、礦泉水等簡易方法達到同時鍛煉上下肢的效果。有膝骨關節炎的患者,不推薦負重步行鍛煉法,否則會增大膝關節壓力。

        走走跑跑

        這種間隔式訓練法的運動強度更高,且能減少運動后的酸痛和疲勞感,還有利于加速脂肪燃燒。

        倒著走

        可以鍛煉平時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倒走時一定要選擇沒有危險障礙的安全區域,老年人必須有人陪同觀察,保證鍛煉的安全性。

        爬坡走

        嘗試在道路上坡處走,爬坡時,身體稍微前傾,以減輕腿部肌肉重量;下坡時放慢步伐并縮短步距,以免膝蓋承受過大壓力。

        踮腳走

        可以鍛煉到腿部肌肉,尤其能讓小腿肌肉更緊致?;加兄囟裙琴|疏松的老人不建議踮腳走路。

        走“一字步”

        走一字步的要領是左右腳要輪番踩在兩腳之間中線的位置,左右腳掌著地的同時,分別向左右兩側扭胯,上身保持放松。這種走路方式會帶動胯部扭動,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腸胃蠕動,有效防治便秘。擺髖扭胯的動作幅度不要太大,盡量保持身體平衡,以免扭傷腳踝。

        不管采用以上哪種走路法,每次不要時間過長,5~10分鐘即可。此外,還需要提醒的是,要避免時間過長、用力過猛的“暴走”,可能會磨損軟骨和半月板,導致膝、踝及腳后跟的肌肉韌帶和骨膜受損?!?/p>

        責任編輯:王冰潔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