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 郝學軍
本報特約記者 李嘉星
說到洗澡,很少有人知道,那些被放掉的洗澡水中蘊含著可觀的能量,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陶文銓測算,我國城鎮約有8.3億居民,每年排放的洗浴廢水高達120億立方米,相當于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平均每年調水量的2倍。洗浴熱水的溫度一般為42℃~45℃,洗浴過程只會利用少部分能量,排放的廢水溫度仍然有35℃左右。如果這些廢熱全部利用起來,每年可為國家節約能源1.41×107億千焦;若按照居民用電價格進行換算,總額將超過千億元。
不僅如此,洗浴廢水的熱能回收,可有效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減少能源消耗與碳排放。以某高新技術企業為例,從2010年到2023年,其累計使用1911萬噸洗浴廢水的余熱用于制熱水,算上照明、空調、供水泵等所有用電需求,平均每噸熱水的能源成本僅為4.56元,不但遠低于化石能源熱水設備,也遠低于其他節能熱水設備。此外,該技術累計節電6.256億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91萬噸。
洗浴廢熱的利用還推動了新興產業集群的誕生,促進了熱水設備制造商、熱水投資運營商、碳交易商等的融合發展。據江蘇恒信諾金董事長朱延文估算,從2026年到2030年,該產業的全產業鏈每年將可帶動約34.49萬人就業。
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郝學軍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我國洗浴廢熱回收的相關技術早在20世紀末就已出現,并不斷發展。2008年,一款由陜西長嶺亞克力電器公司研制、采用洗浴廢熱熱量回收技術的熱水器率先投放市場。2013年后,由于國家對商業洗浴場所的水價、加熱等規定愈加嚴格,以及煤改電、煤改氣的政策推廣,洗浴加熱成本與日俱增,能夠收集洗浴廢熱的污水源熱泵、熱管等便逐漸成為大型浴場的“標配”。
2022年,住建部科學技術項目“洗浴廢熱低碳集中供熱水技術及應用研究”正式啟動,其采取的廢熱梯級利用技術,不僅能回收洗浴廢水中的余熱,還能充分利用廢水中高于3℃排放溫度的自來水中的廢熱,將具有穩定性、可靠性的洗浴廢熱變成清潔能源。
今年7月,工程建設行業標準《公共洗浴場所排水熱能回收利用系統技術標準》編制組成立。該工程行業標準的啟動,拓寬了洗浴廢熱利用的市場空間,標志著我國在洗浴廢水利用領域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不過,談及洗浴廢熱的大規模使用,郝學軍認為,仍存在諸多問題。
前期投資較大,需要具體評估經濟性。洗浴廢水余熱利用系統的搭建不僅涉及基礎設施的添置,還需要對現有建筑與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前期的大量投入,客觀上影響了洗浴廢熱大規模利用的可行性。此外,洗浴廢水余熱利用通常需要具備一定規模,比如,很多人同時洗浴或持續使用至廢水積攢到一定流量,才能產生一定的規模效益。如果只是少數家庭參與,不見得劃算。
非統一熱水供應,難以形成能量回收閉環,易引發利潤分配爭議。理想狀態下,小區而非家庭是洗浴廢水余熱利用系統使用的最小單位。然而,我國小區較少設置集中加熱的生活熱水熱源,更多是一家一戶使用燃氣熱水器或電熱水器解決,屬于分散式加熱。郝學軍表示,在沒有集中提供生活熱水的前提下,對洗浴廢水余熱進行統一回收利用,難以形成能量回收閉環,還會衍生利益分配爭端。因此,在學校宿舍、公共浴場、賓館酒店之外,目前只有一些集中提供生活熱水的高檔住宅小區適合優先推廣使用。
在郝學軍看來,雖然存在推廣障礙,洗浴廢水的余熱利用仍提供了一種創新且可持續的節能減排低碳發展方案。未來,若要讓該技術真正走進千家萬戶,離不開各方的通力付出:國家須不斷完善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和資源高效利用的政策支持體系;城市應健全規劃體系并深化治理改革,讓洗浴廢熱利用有處可施、因地制宜;居民也需不斷提升節能減排意識,提高低碳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