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
        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綠色建筑成全球趨勢

        本報駐英國、美國、日本、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陳家村  潘秋辰  蔣 豐  靳馥榕

        編者的話:數據顯示,全球建筑行業的碳排放占全球能源相關碳排放總量的40%左右。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不少發達國家就通過強制性標準和法律法規、激勵性財稅與獎補政策等,推動綠色建筑發展。近幾年,“綠色建筑”悄然成為一個熱詞,也成了各國實現建筑節能降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

        英國:出臺世界首個評估標準

        英國是最早考慮建筑可持續性的國家之一。1990年,英國推出了世界上首個綠色建筑環境評估標準,即英國建筑研究院環境評估方法(BREEAM)。此后,英國的綠色建筑運動陸續開展,重要里程碑包括2006年出臺的強制性建筑能效標準,以及2008年《氣候變化法》中對碳排放減少目標的要求。

        在英國,綠色建筑的要求涉及能源、水、材料的使用等,目的是減少廢物產生和環境污染,并提供健康的室內環境。因此,BREEAM的評價體系涵蓋了建筑的多個方面。比如,建筑設計、施工、運維的全周期管理;建筑的節水措施和水資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術等節能措施;建筑材料的可再生、可回收性;建筑垃圾的分類、減量和回收利用;對周邊環境的污染情況;室內環境質量,如聲、光、熱環境及污染物控制;以及建筑周邊交通設施的便捷性和可達性,鼓勵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等。此外,BREEAM還設立了創新項得分,鼓勵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讓建筑獲得更好的環境和生態效益。該標準不僅適用于新建建筑,還適用于使用中建筑和建筑改造項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英國境內有2萬多座建筑獲得了BREEAM認證。

        英國已設定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目標。其中,通過現代施工方法和循環經濟原則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淘汰和替換現有建筑燃氣鍋爐成為綠色建筑發展的關鍵。據英國政府評估,全國尚有約1900萬戶住宅需要進行能效改造,以實現英國的凈零目標。

        美國:從公共建筑開始節能

        上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意識到能源危機,開始逐步發展綠色建筑,并于1993年成立美國綠色建筑協會(USGBC)。該協會已成為世界建筑界最具權威的機構之一,其推行的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力(LEED)綠色認證,也被認為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綠色建筑認證標準之一。

        1998年,LEED綠色認證的1.0版本發布后,美國就出臺了強制政府機構及軍隊等公共設施實施建筑節能的法規。聯邦政府頒布的《2007年能源獨立和安全法案》要求美國能源部發出“零能耗公共建筑倡議”,并提出,到2030年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將按照凈零能耗標準進行建造;2040年,50%的既有公共建筑達到凈零能耗要求;2050年,所有公共建筑實現凈零能耗。

        2015年,美國正式發布了零能耗建筑的官方定義。據統計,2020年全美共有零能耗建筑項目3683個,較2015年增幅超過100%。項目遍布全美44個州,跨越不同的氣候區,其中加利福尼亞州數量最多,已認證和預認證項目數量達到287個。

        比如,西雅圖市布利特中心就是典型的綠色建筑。其屋頂可以過濾雨水,安裝有供整座建筑一年用電量的樓頂太陽能電池陣,地下蓄水池安裝了廢水收集和過濾系統,衛生間通過有氧裝置分解排泄物,還有能夠充分提供自然照明和通風的大型窗戶?;炷翗前迳涎b有太陽能熱水循環輻射采暖系統,地下也建有多個400英尺(約為122米)深的熱量交換井以助調節辦公室溫度。建筑還內置了可以檢測光線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室內外溫度和天氣狀況的傳感器。在樓外街道上鋪設的強滲透性路面和綠植能夠讓水最大程度滲到土地中。為鼓勵人們多乘坐公共交通,該大樓沒有設計車庫。

        日本:買零耗能住宅給補貼

        日本推行綠色建筑的過程中,有幾個關鍵時間點:2001年推出建筑環境綜合性能評價體系(CASBEE);2015年3月通過《建筑物節約能源法案》;2021年,日本房地產業界公布“房地產業實現脫碳社會的長期愿景”。

        日本的CASBEE評價標準,由國土交通省主導開發,其與美國的LEED、英國的BREEAM等一樣,不僅覆蓋能源性能,也從資源循環、室內環境等維度進行評估。從2003年開始,CASBEE成為日本建筑環境領域的公認標準。日本部分地方政府規定,建造一定規模以上的建筑物時,必須申報環境計劃書,在申報過程中,就使用了CASBEE的評價標準。

        《建筑物節約能源法案》則為綠色建筑在日本的推行奠定了法律基礎。其規定,一定規模以上的新建建筑必須符合節能標準,包括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比如,建筑面積為300平方米的中等規模以上建筑物,新建和增建都要實行申報制度,新建建筑必須有節能計劃。這意味著,新建建筑將被強制化為綠色建筑。

        目前,日本政府多個部門正在齊發力,共同推動住宅領域邁向節能化。據NHK報道,為推進住宅領域脫碳,日本國土交通省在2023年度的追加預算案中增加了2100億日元,對年輕家庭購買節能性高的住宅給予支援。在購買零耗能(ZEH)住宅時,通過對房地產商的補貼,每戶將減輕平均8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7萬元)的購房負擔。日本政府還在住房貸款中增加了以ZEH住房為對象的貸款項,并實行下調ZEH住房相關房貸利率等優惠,以鼓勵家庭購買ZEH住宅。

        據世界知名房地產咨詢機構仲量聯行2022年發布的研究報告,2018年以來,日本獲得綠色建筑認證的數量呈增加趨勢,2018年后獲得的認證接近500個。

        德國:新建筑要有能源證書

        德國對綠色建筑的倡導可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的能源危機,但通過法律、經濟和技術手段推動建筑行業向環保、低碳、可持續方向轉型,卻是受到英國、美國和日本等國際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的啟發之后。

        2007年,16位德國建筑與房地產專家結合本地氣候條件和資源分布,成立了德國可持續建筑委員會(DGNB),推出本土綠色建筑評估體系,涵蓋節能、減排、水資源管理、材料可持續性和健康舒適等方面。

        德國政府通過多項政策法規推動綠色建筑發展。比如,為響應《氣候保護計劃2030》,2020年,德國《建筑物能源法(GEG)》生效實施,統一了“幾乎零能耗”的能源效率標準,要求建筑大幅降低能耗并依賴可再生能源供電。所有新建、翻修或出售的建筑必須提供能源證書,確保能效透明。此外,政府通過低息貸款和補貼鼓勵新建和翻修節能建筑項目,聯邦建筑研究所(BBSR)也在綠色建筑的技術創新和政策制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德國數據網站Statista的統計,德國已在綠色建筑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以建筑中的熱泵安裝占比為例,從2000年到2020年,熱泵的安裝比例從0.64%大幅上升到57%。這是一種利用室外空氣、地下水或土壤中的熱能,為室內提供供暖和熱水的技術,也可用于制冷。熱泵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與傳統供暖系統相比,幾乎不產生二氧化碳排放或其他污染物,具有顯著的環保優勢。此外,從1990年到2022年,德國的電力二氧化碳排放系數逐年減少,從每千瓦時764克降至380克,充分展示了減排效果,建筑領域也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