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全國名中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 王階
本報記者 鐘財芬
《黃帝內經》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痹谥嗅t理論中,心臟被視為人體生命活動的核心,主宰血脈與神志。如今,心臟相關疾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如何有效治療心系疾病,成為醫學界關注的焦點。中醫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憑借其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獨特優勢,在現代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展現出不可替代的價值。本期,《生命時報》特邀全國名中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王階教授,分享他的真知灼見與寶貴經驗。
機緣牽引入杏林
王階1956年出生于云南省文山縣,1974年高中畢業后響應國家號召,成為文山縣平壩公社的一名知青。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王階成功考入云南中醫學院(現為云南中醫藥大學)。
談及從醫初衷,王階認為源于一種樸素的認識,而這種認識的形成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家學的淵源與鼓勵。王階祖輩曾出過中醫,父親雖未從醫,但對中醫深信不疑,認為中醫既能治病救人,又能強身健體,因此極力支持他學習中醫。二是中醫曾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在云南做知青期間,王階的排球隊教練是一位兼職中醫,訓練間隙常有鄉親前來求醫開方,這一幕幕場景讓他對中醫產生了濃厚興趣。三是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王階古文功底扎實,研讀古籍時不僅不覺晦澀,反而感受到傳統醫學與古典文化的獨特魅力,越讀興致越高。就這樣,在種種機緣交織下,王階正式踏上了中醫學習與傳承的道路。
從醫40多年來,王階始終堅守臨床一線,致力于中醫與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實踐。他早年跟隨湖北中醫學院傷寒大家李培生教授學習經方,后師從陳可冀院士鉆研中西醫結合,積累了深厚的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疑難疾病的經驗。經過數十年的臨床實踐,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和治療方法,秉承著“中醫治病,不僅要治標,更要治本;不僅要治病,更要治人”的理念,運用經方治療了數不清的冠心病、房顫、心肌病、心衰等患者,在中醫心血管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中西并濟療效彰
王階介紹,心系疾病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涵蓋多種病證,不僅包括常見的胸痛、心悸、心慌、心跳異常等癥狀,還涉及心臟功能相關的各種問題,如冠心病、房顫、心肌病、心衰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心系疾病具有兩大顯著優勢:一是增效減毒,中西醫聯合治療既可提高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也能減少西藥的毒副作用。以心絞痛的治療為例,當患者突然發作時,可首先使用硝酸甘油等西藥快速緩解疼痛。西藥見效快,但往往只能治標,患者在疼痛緩解后常感到乏力、虛弱,此時,中醫的優勢便得以發揮。通過服用益氣活血、補腎養心的中藥,患者的氣血得以調養,伴隨身體機能恢復,對西藥的依賴也會逐漸減少。二是有助醫生多層次、全面地把握疾病本質,治療上融合中醫的整體觀與西醫的局部檢查 ,診斷上結合中醫的辨證與西醫的辨病,治則上兼顧治標與治本,方法上整合化學藥物、生物制劑、手術、天然藥物、物理療法等,進行雙重診斷、雙重治療,能實現“1+1>2”的效果。以高血壓為例,西醫通過測量血壓便可明確診斷,但單純進行西藥降壓治療往往效果有限。中醫辨證可將高血壓分為肝陽上亢、痰濁內阻、氣滯血瘀、腎虛陰虛等多種類型,針對不同證型施以中藥調理,療效可顯著提升。
王階認為,中西醫結合是中國獨有的醫學模式,將中醫與西醫的優勢融為一體,彌補了單一醫學體系的不足。未來中西心血管領域應聚焦心血管多發病、常見病、慢性病,通過整合資源、優勢互補,開展聯合攻關。對于現代心血管領域面臨的冠心病支架術后無復流、心梗后不良心室重構等臨床瓶頸問題,進行中西醫結合的病因、病機探索,尋求相應治則、治法及經典方藥防治策略,進而實現診斷清晰化、治療靶向化、預后精確化。
多臟同治攻頑疾
王階注重“中醫病機結合西醫病理,中醫藥性結合西醫藥理”,基于《黃帝內經》生克制化和《難經》虛損補益理論,遵循五臟、五行相濟相克,形成了“以腎濟心、以脾益心、以肝調心”的治療理念。
心臟屬火,腎臟屬水,心腎相交則水火相濟。心火下降溫腎水,腎水不寒,全身的功能就好;反過來,腎水上濟心火,可對心火起到平衡作用。因此,治療心臟病需特別考慮心腎相交,通過補養腎精、腎氣、腎陽,深化療效。
其次,脾屬土,心火生土,脾土不足將消耗心火。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脾胃失調會導致氣血不足,進而影響心臟功能。古代認為心痛有九種,其中一種為胃心痛,即胃痛與心病相連。臨床上很多急性心?;颊邥憩F出胃腸道反應,如胃堵、惡心、想吐等,若忽視心胃之間的聯系,容易造成誤診。由此,治療心臟疾病時,要注重脾胃的調理。
再者,肝屬木,心屬火,肝木生心火。如果情緒太激動,肝火過旺,就會導致心火上炎?,F實生活中,很多人發脾氣、急躁、焦慮后均會出現心臟問題,如房顫、心慌、心悸、心律失常等。此時除了治療特定心病外,還要疏肝解郁、調和氣機。
臨床實踐中,王階秉承上述學術理念,形成了一套獨特且有效的治療方法。
補腎活血法治冠心病。腎為“先天之本”,其功能狀態與人體氣血運行密切相關。腎精不足會影響血液的生成和運行,導致血脈淤滯,進而引發冠心病。對于冠脈狹窄導致的心臟供血不足,王階一般采用益氣、活血、降脂、消斑的方法,藥劑上運用丹參、赤芍等活血化瘀,山楂、荷葉等降脂消斑,配伍淫羊藿、三七和蒲黃等擴張血管,以促進血液通暢運行,達到治療冠心病的目的。
補腎平肝法治高血壓。高血壓在中醫里有多種類型,其中腎虛導致的高血壓較為常見。腎為水臟,肝為木臟,腎水不足則無法涵養肝木,導致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從而引發高血壓。通過補腎來滋養腎陰,可使腎水充足,達到平肝潛陽、治療高血壓的目的。西醫治療高血壓以降壓為主,往往忽視了患者腎虛導致的腰酸、腿軟、頭暈、耳鳴等癥狀。對于此類患者,可使用熟地黃、山茱萸等補腎陰的藥物,滋養腎水肝木,同時結合天麻、鉤藤等藥物,平肝潛陽,緩解肝陽上亢癥狀,配伍續斷、三七、夏枯草等,降低血壓。
調和營衛法治心律失常及房顫。心律失常及房顫在中醫屬于心悸、心慌等范疇。心主神明、主血脈、主陽氣,而營衛是經絡之氣血,“氣行脈外為衛,血行脈中曰營”。調和營衛可使氣血運行正常,為心臟提供充足營養,從而改善相關癥狀。王階主要采用《傷寒論》所載的“桂枝湯”調和營衛,桂枝湯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棗、甘草組成,在此基礎上加龍骨牡蠣湯 ,可鎮心安神;加丹參、生地黃等補血養血藥,則有助充盈氣血。
補腎強心、活血利水法治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是各種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病情較為復雜。腎的陽氣不足會導致心臟陽氣虛衰,影響其搏動功能。同時,慢性心衰患者往往存在瘀血內阻和水液代謝失調的情況,出現水腫等癥狀。補腎可以增強心臟功能,活血利水能消除瘀血和水腫,從而全面緩解心衰癥狀。王階習慣運用附子、肉桂等溫補腎陽,增強心臟陽氣;使用黃芪等強心補氣,提高心臟功能;選用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使用茯苓、澤瀉等,促進水液代謝,消除水腫。
做好“三養”護安康
王階表示,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生活中的自我保健十分重要,應注意養形、養神、養性三方面。
養形?!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诽岢觯骸笆筹嬘泄?,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憋嬍秤泄澕达嬍骋幝?,膳食搭配合理,避免高鹽、高脂、高糖食物;起居有常要求生活起居順應自然,形成規律,心為陽臟,心血管疾病患者尤應注重避寒保暖;還應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定期鍛煉,日常做到“動不肆動,靜不燕逸”,即不劇烈運動和過于放松懈怠。
養神。中醫認為,心臟是典型的形神并重之臟,對于心血管疾病來說,除了調理機體的氣、血、津液,還應注重對心神的調養?!饵S帝內經》指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被颊邞⒅厍榫w調暢,恬淡內守以調養心神。日??勺们檫x用芳香類藥物,如玫瑰花、洛神花等,將其制成內服的養生茶飲或外用的香囊、香薰等,幫助調養心神。
養性。養性重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儒家有“德潤身”“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等說法。心血管疾病人群可根據喜好,選擇書法、音樂、品茗等方式怡情養性,以延年益壽。
王階教授還給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一個日常保健的小方法——按揉內關穴(前臂掌側,腕橫紋向上約三指寬的中央凹陷處)。它能在心力衰弱的關鍵時刻發揮作用,讓心臟恢復平穩有力的跳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