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琚金民
在育兒的漫漫征途中,家長難免會犯錯。誤會孩子、拿孩子當出氣筒、傷害孩子自尊、侵犯孩子隱私、許諾沒兌現……這些情況都需要跟孩子道歉。提醒各位家長,跟孩子道歉時不要犯以下幾個錯。
錯誤一:言行不一。有的家長只是嘴上輕飄飄地說一句 “我錯了”,但實際行動卻依舊我行我素。比如,答應了不再隨意翻看孩子的日記,可沒過幾天,好奇心作祟又悄悄打開。這種言行脫節的道歉,會讓孩子覺得家長虛偽至極。孩子會想,既然說和做是兩碼事,那以后自己是不是也能這樣對待別人?長此以往,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蕩然無存,孩子也容易養成表里不一的處事風格,為人際交往埋下隱患。
錯誤二:推諉責任?!耙皇悄憧嫉眠@么差,爸爸才不會揍你”,這類道歉看似認錯,實則把過錯都推到孩子身上。家長缺乏擔當的態度,讓孩子心生不滿與抵觸。孩子會覺得,犯錯的明明是家長,卻還把責任轉嫁,這太不公平。這種道歉方式不僅無法修復親子關系,還可能加劇孩子對家長的反感,讓孩子養成逃避責任的毛病。
錯誤三:表面敷衍?!斑@次就算媽媽錯了,我以后會注意的”,這樣的道歉空洞又缺乏誠意。家長態度敷衍,孩子能敏銳地察覺到。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只是被家長用幾句空話打發。更糟糕的是,孩子可能會模仿,以后面對自己的錯誤時,也只會巧言逃避,不愿真正反省和改正。
錯誤四:用物質補償。有的家長是對自己的過錯只字不提,或輕描淡寫,而用物質來補償孩子,比如對孩子說:“媽媽不罵你了,給你買了最愛吃的草莓?!比欢?,此時,孩子最渴望的是理解和歉意,物質無法填補心靈的創傷。而且,這種方式容易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觀,覺得犯錯沒關系,只要有物質補償就行,一切都能用錢物擺平,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錯誤五:態度強硬?!拔乙郧安皇且呀浵蚰愕狼高^了嗎?你干嗎還揪著不放”,有些家長經常錯怪孩子,當孩子表達不滿時,他們會以自己以前道過歉為借口。這種強硬的態度,讓孩子覺得家長蠻橫不講理。孩子內心的不滿會不斷積累,還可能學到這種錯誤的道歉方式,認為犯錯成本低,導致日后頻繁犯錯。
如何正確地給孩子道歉?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選擇恰當的時機。不要在孩子情緒激動、抵觸時道歉,也別在自己怒火未消時開口。所以,要等自己和孩子都心平氣和時再道歉,此時孩子能冷靜傾聽,家長也能理智表達,有利于化解矛盾,讓孩子盡快走出不愉快。道歉也要及時,一般事發當天效果較好。
秉持誠懇的態度。語氣要溫和真誠,認真地看著孩子的眼睛,讓孩子感受到家長是發自內心地道歉。不要找借口推諉,而是真誠反省自身原因,讓孩子看到你的擔當。
道歉內容要具體。不要用模糊的“都是我不對”敷衍,要精準指出自己的過錯。全面分析犯錯原因、具體表現以及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同時提出補救措施,讓孩子清楚你對錯誤的認識有多深刻。
采用靈活的方式。當面口頭道歉簡單高效,是首選。若你覺得難為情,也可以通過書信、便條、小卡片等方式,把道歉的話放在孩子能輕易看到的地方。一個溫暖的擁抱、輕柔的撫摸等肢體語言,同樣能傳遞你的歉意。 跟進后續的行動。道歉不能只停留在嘴上,承諾改正就要付諸實踐。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決心,孩子會看到你的誠意,對家長的信任和尊重也會隨之提升。家長的這種知錯能改的態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他也成為有擔當、受歡迎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