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稿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激光美容中心副主任醫師 房林
張冕 文 □馬宏亮 繪
說到痣,每個人身上都有,大概為15~20顆。古人憑痣斷兇問吉,福痣代表榮華富貴,兇痣則預示著無福之命、大災將至。而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痣多為良性,但如果“外貌”特殊、位置獨特、受到異常刺激,則會演變為疾病。一顆不起眼的痣為什么會威脅健康呢?
痣,醫學上稱為“色素痣”或“黑色素細胞痣”,有的人出生時已存在,有的人出生后才逐漸顯現。正常情況下,黑色素均勻分布在皮膚中,但受先天、日曬等因素的影響,黑色素細胞會聚集在皮膚內表皮層和真皮層,形成巢狀的痣。絕大多數色素痣為良性,除影響外觀外,對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影響,但有些痣則很容易“黑化”“變臉”。比如,如果人經常摳撓,或痣長在手心、腳底、腋下等容易被反復摩擦的部位,或是長在面部、頸部、手臂等容易長期被紫外線照射的位置,就會刺激黑色素細胞異常扎堆,進而發展為黑色素瘤。
從位置上看,痣大體分為皮內痣、交界痣、混合痣三類,發展為黑色素瘤的危險性從小到大依次為皮內痣、混合痣、交界痣。皮內痣,指黑色素細胞巢聚集在表皮下的真皮層,較少出現惡變?;旌橡?,又稱為復合痣,黑色素細胞巢不僅分布在表皮層和真皮層交界處,還可分布在真皮上層,有惡變風險。交界痣,則是黑色素細胞巢聚集在表皮層的痣,局部受到外傷或感染后非常容易惡變。
《黑色素瘤診療指南(2022年版)》指出,黑色素瘤是全部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增長最快的腫瘤,年增長率約為3‰~5‰,白種人發病率高于其他膚色人種,原發部位常見于背部、胸腹部和下肢皮膚。我國人群雖少見,但病死率高,發病率逐年上升,且發病位置也有一定差異,原發于肢端的黑色素瘤約占50%,常見部位為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原發于黏膜,如直腸、肛門、外陰、眼、口鼻咽等部位的黑色素瘤占20%~30%。
早期惡性黑色素瘤經外科切除術后,95%~100%可治愈,但如果長期未引起重視,惡性細胞會突破真皮層,沿著淋巴和血液侵入肺、腦、肝、骨骼等組織和器官。轉移到臟器的數量越多,患者生存期越短。孤立臟器轉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29%,4處及以上轉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1%。
因此,早期識別尤為關鍵,可通過“五看”判斷是痣還是黑色素瘤。一看對稱。普通痣兩側對稱,黑色素瘤形態不規則,左右兩側看起來不對稱。二看邊緣。普通痣邊緣光滑,與周圍皮膚分界清晰,黑色素瘤邊緣不整齊或有鋸齒。三看顏色。普通痣通常為單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現為污濁的黑色,也可呈褐色、棕色、棕黑色、藍色、粉色、黑色、白色等。四看直徑。普通痣直徑一般小于5毫米,黑色素瘤通常超過6毫米。五看隆起。普通痣一般沒有隆起,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整個瘤體會有輕微隆起,并出現癢、痛、分泌異物等表現。
一旦發現身上有異常特征的痣,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通過激光點痣、冷凍點痣、手術切除等方法將病灶連根拔起。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到美容院或自行用針挑、藥水溶解、火燒、頭發絲勒等手段處理黑色素瘤,否則可能導致病情惡化。日常則應注意,避免在陽光下暴曬,外出穿防曬服、戴帽子、打太陽傘、涂防曬霜。皮膚上色素痣較多的人,要避免抓撓,定期觀察痣的形態是否發生改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