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王娟 □主任醫師 李愛民
惡心、嘔吐、腹脹、食欲減退……這些胃腸功能障礙的早期表現非常隱匿,很容易被忽視。若不干預,后面可能導致營養不良、電解質紊亂,甚至多臟器衰竭。
胃腸功能障礙主要是由炎癥、缺血或代謝紊亂引起的一種綜合征,導致消化、吸收和屏障功能受損。我國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約3.8%,重癥監護室患者高達60%,65歲以上和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肝硬化等)屬于高危人群。
其病因有四類:一是炎癥損傷,如胰腺炎和炎癥性腸病引發的腸道屏障破壞;二是缺血、缺氧,如休克和心衰導致的腸道供血不足;三是代謝紊亂,如糖尿病酮癥和肝衰竭可誘發胃腸動力障礙;四是藥物影響,如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和抗生素會破壞腸道菌群。
根據病情進展,胃腸功能障礙可分為四期進行治療。
第一期:胃腸道預警?;颊呶改c功能輕度減退,表現為惡心、嘔吐、腹脹和排便頻率減少(每周不超過2次),但沒有發熱或器官衰竭等全身癥狀,常見于慢性胃炎及早期糖尿病相關的胃腸病變、術后或休克早期的腸蠕動減弱。治療重點是保護胃腸黏膜并提升消化效率,建議采用低脂、短肽型腸內營養制劑,避免高纖維食物加重負擔,同時聯合促動力藥和雙歧桿菌三聯活菌以調節腸道運動?;颊咝杳咳沼涗浥疟闱闆r,若3天未改善需進一步評估。
第二期:功能衰退加速。特征為持續性嘔吐或胃潴留,常伴局部炎癥指標升高,常見于急性胰腺炎和術后腸麻痹患者。治療重點在于降低腸道壓力并控制炎癥,建議使用低滲透壓要素型腸內營養液,通過鼻空腸管實施幽門后的喂養,同時靜脈注射胃腸動力藥加速胃排空,并監測腹內壓,以防止發展為腹腔高壓。
第三期:胃腸道危急時刻。此階段病情復雜,死亡率高達30%?;颊叱霈F腸麻痹、腹腔高壓及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可能伴有急性腎損傷或呼吸衰竭,常見于膿毒癥和重癥急性胰腺炎。救治原則為“腸道休息+代謝支持”,腸內營養改為腸外營養,并添加谷氨酰胺保護腸屏障;通過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清除炎癥介質,必要時進行腹腔穿刺減壓。
第四期:功能完全衰竭。這是最危重的階段,表現為腸壞死和膿毒癥或胃腸道出血所致休克,短時間內危及生命。挽救措施包括急診手術切除壞死腸段,術后提供全腸外營養支持,防止肝功能衰竭,同時補充硒、鋅等微量元素以促進創面的愈合。幸存患者往往會遺留短腸綜合征,需終身營養管理。
預防胃腸功能障礙,日常要做好幾點:1.管理飲食。建議采用分餐制;少食多餐,優選高纖維食物(如燕麥、糙米),避免辛辣和高脂食物;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益生菌。2.調整生活方式。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如每日步行30分鐘,以降低便秘風險。3.定期篩查。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需每半年檢查一次血清前白蛋白和糞便鈣衛蛋白,以早期發現營養不良和腸道炎癥。此外,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者應聯合應用胃黏膜保護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