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
        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控糖前先搞清病因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王廣 □主治醫師 段妍

        同為糖尿病患者,表現也會有所不同:有些人空腹血糖高,有些則餐后血糖偏高,有些肥胖,有些消瘦……這是因為,2型糖尿病是一個高度異質性的疾病,其發病受到多因素影響,進而導致癥狀差異。近日,我們團隊在國際醫學期刊《糖尿病與代謝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會影響患者的血糖狀態。

        此研究共納入707例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人都接受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通過肝臟胰島素抵抗指數(HIRI)和胰島β細胞分泌敏感性指數2(ISSI2),評估了肝臟胰島素抵抗程度和胰島β細胞功能。結果表明,隨著肝臟胰島素抵抗的增加,糖友空腹血糖和餐后30分鐘血糖顯著升高;而隨著胰島β細胞功能的下降,空腹血糖及餐后30分鐘、2小時和3小時的血糖出現明顯升高。這一發現表明,肝臟胰島素抵抗會影響餐后早期血糖水平,β細胞功能障礙則影響餐后各個階段的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易感性、年齡、生活方式、代謝狀態等多因素密切相關,其發病機制主要有三個類型。

        胰島素抵抗主導型。該類型主要是因為肝臟、脂肪、骨骼肌等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使得胰島β細胞代償性分泌更多胰島素以維持正常血糖。長期超負荷工作會導致β細胞功能逐漸衰竭。該類型比較常見,多見于肥胖、老年、缺乏運動的糖友,往往表現為空腹血糖和餐后早期血糖水平較高。

        β細胞功能缺陷主導型。該類型是因為胰島β細胞數量減少或分泌胰島素的能力直接受損,導致無法有效調控血糖。表現為病情進展較快,在診斷早期或口服藥物較短時間后就需要胰島素的補充,一部分病人會出現消瘦。此類患者在東亞人群中相對常見,與遺傳因素有關,也與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影響胰島功能有關。

        混合型(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是最核心的兩大機制,多數患者存在兩者的不同程度疊加。在2型糖尿病早期,大部分患者以胰島素抵抗為主。通過代償性增加胰島素分泌,可出現空腹或餐后血糖輕度升高。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會出現胰島素分泌峰值延遲或不足,血糖進一步升高,一些患者出現典型“三多一少”癥狀。而隨著病程的延長,血糖進一步控制不佳,會出現β細胞功能衰竭。

        由此可見,2型糖尿病是由多重機制驅動的疾病。早期明確自身主導病因和疾病階段,根據不同病因制訂適合自己的降糖方案,將顯著提升控糖效果,延緩疾病進展,降低并發癥風險。糖友應及時到內分泌科就診,通過胰島素釋放試驗(評估β細胞功能)、檢測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等指標,明確病因,有針對性地治療。

        對于以胰島素抵抗為主的患者,應增加運動、強化減重、增加肌肉,減少精制主食攝入。首選以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體重為主的降糖藥,如二甲雙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GLP-1受體激動劑(如司美格魯肽,兼具減重和改善β細胞功能)等,同時治療高脂血癥等其他代謝紊亂。

        對于以β細胞功能缺陷型為主的患者,建議規律進餐,避免過度節食導致的營養不良,優先選擇低升糖指數(GI)飲食(如糙米、豆類等),減少血糖波動對β細胞的刺激。疾病早期可聯合增加促胰島素分泌的藥物,后期需及時啟動胰島素治療。

        對于混合兩種不同機制的患者,需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評估,選擇兼顧改善胰島素抵抗及補充胰島素等的綜合治療方案?!?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