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副主任醫師 杜明昭 □營養師 鄧娟 □運動康復師 王寶璐 □心理治療師 洪云
本報記者 牛雨蕾
“四月五月不減肥,六月七月徒傷悲”,這句調侃的背后,是無數人面對體重管理的焦慮。有人自嘲“喝水都胖”,也有人越減越肥,甚至因減重不當損害健康。為破解這一難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實施“體重管理年”行動,眾多醫院紛紛響應,開設專業減重門診,以科學手段助力體重管理。近日,《生命時報》記者走進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的體重管理門診,親身體驗了一次體重管理服務。
記者首先來到了康復診室,這里有兩位醫生同時看診。一位是心臟康復中心副主任醫師杜明昭,他告訴記者:“減重絕非簡單的管住嘴、邁開腿,而是需要科學全面的管理,安全是首要前提。肥胖患者常伴高血壓、高血脂或潛在的心臟問題,貿然減肥很可能引發風險?!币虼?,他們需要先對患者進行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杜明昭詳細詢問了記者是否有心血管病史、血脂和血糖情況,以及是否存在胸悶、胸痛癥狀等,“都沒有問題,開個檢查單,繼續下一階段的問診?!?
接著,康復診室的另一位醫生營養師鄧娟詳細詢問了記者的減肥困擾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等,開具了看診清單。記者體驗了體成分分析儀,收獲了一份詳盡報告,包含體脂率、骨骼肌量、水分含量等多項關鍵指標。隨后,記者填寫了一份7頁紙的問卷,內容涵蓋作息、飲食、運動、心理、睡眠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鄧娟為記者進行了“基礎代謝率”檢查,并結合體成分分析報告、問卷情況,開出了個性化營養處方。她手持食物模型,展示了營養三餐示例,并指出目標是在保障代謝率的基礎上科學減重,盲目減熱量可能導致代謝率下降與體重反彈。
下一站是運動康復科,記者在這接受了心肺運動試驗:佩戴呼吸面罩進行踏車運動,儀器實時監測心率、攝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數據,精準評估運動耐力與代謝效率。運動康復師王寶璐介紹,高效減脂需在運動時達到“靶心率”,根據測試結果,記者的靶心率應為“123~137次/分鐘”,低于此范圍燃脂效率低,高于此范圍可能無法堅持足夠的運動時長。心臟康復中心的運動診室配備各式運動器械,與健身房不同的是,器械均含有監測設備,保障運動安全,且有運動康復師一對一指導,針對體重基數大者,還提供“減重跑步機”,利用氣壓裝置減輕關節負荷,讓運動更安全。
減重不僅是生理挑戰,更是心理博弈。在心理診療室,心理治療師洪云為記者展示了繪畫、手工等非語言方式是如何探索食欲背后心理需求的?!昂芏嗳苏f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非語言方式來探索?!崩?,一位患者通過繪畫發現,對甜食的渴望源于童年缺乏關愛,找到根源后以運動、社交替代進食,成功減輕體重。
鄧娟介紹,體重管理門診自去年11月運行以來,助力眾多肥胖人士回歸正常體重,核心就在于多學科協作,從疾病和藥物史詢問,到運動風險評估,再到個性化方案制訂,每一步都嚴格把關。此外,該門診的服務對象不只是減重人群,還包括有增重需求者,以及想評估過往減重方法是否正確的人。針對兒童青少年減重,心臟康復中心還定期開展減重訓練營,除了營養和運動康復方面的專家,還有兒科醫生參與,充分考慮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控制合適的減重速度。該訓練營還為家長舉辦講座,鄧娟解釋:“青少年兒童減重和成年人最大的區別在于,青少年兒童仍處在生長發育階段,且他們的生活方式會受到家庭和學校因素的影響,因此把握適宜減重速度、對家長進行科普教育是很關鍵的?!币晃患议L分享,孩子在參加三個月減重營后,體重變化不大,但長高了3厘米。鄧娟稱:“雖然體重變化不大,但他的肌肉量增加了、體脂率下降了,這種‘隱形健康’更重要?!?
鄧娟最后強調,減肥需持續跟進,一般建議患者每月到醫院復診一次,或通過在線復診、飲食打卡和體重記錄等方式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