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體育大學運動健康學院副院長、上海上體傷骨科醫院院長 王琳
年過五十,有些人提重物、上下樓梯、從椅子上站起時,就感覺有點費力了。這些“力不從心”提示,肌肉功能正在退化,需要更多力量訓練來保持生活自理和行動安全。
有氧運動有益心肺健康,但對阻止肌肉流失作用有限,而力量訓練能刺激肌蛋白合成,維持或增加肌肉質量,系統強化骨質。同時,有氧運動提升代謝的效果短暫,而通過力量訓練增肌,則能持續提升靜息代謝,有助體脂管理。此外,有氧運動對功能性動作的支持不足,在平衡與核心訓練方面欠缺。而力量訓練動作,如深蹲、硬拉等功能性動作通過模擬日常動作,可提高生活能力;平板支撐、單腿站立等可以提高穩定性,降低跌倒風險。
年輕時期,身體往往比較強健,新陳代謝旺盛,肌肉合成速度快。步入中老年,機體各方面都在衰退:肌肉量與肌力、爆發力與耐力同步下滑;基礎代謝率降低,靜息能耗減少,容易導致脂肪堆積、體重上升及血糖血脂波動;關節與軟組織僵硬,活動受限;神經–肌肉協調衰退,肌纖維募集能力與反應速度下降。因此,中老年群體的增肌需求更為迫切,運動目標應轉向“抗阻增肌、維持功能”為主;同時,由于增肌效果不如年輕時期,需投入更多時間來進行力量訓練。
表格可用于簡單自測各方面力量,未達標項即為訓練重點,建議每月復測,追蹤進步。即使一開始完成不了全部測試,也無需氣餒,把它們當作“進步坐標”,循序漸進,必見成效。以下針對性訓練,建議每個動作每周練3天,每天2~3組。
下肢力量和大腿耐力強化:1.深蹲。站立,雙腳與肩同寬,脊柱中立,屈膝下蹲至大腿盡量與地面平行,每組8~12次。2.靠墻靜蹲。背貼墻站立,腳跟離墻約一腳長距離,屈膝下蹲,幅度以不產生膝關節疼痛為宜,保持30~60秒為一組。
核心穩定提升:1.平板支撐。俯臥,雙肘、雙腳支撐在地,肘部在肩正下方,身體呈直線,收緊腹部,保持30~60秒為一組。2.仰臥抬腿。仰臥,雙腿伸直,保持下背部貼地,避免拱腰,腹部發力緩慢抬腿(可減小難度改為屈膝90度抬起),再下放雙腿至離地約15厘米,每組12~15次。
上肢力量增強:1.墻壁俯臥撐。面對墻站立,雙臂伸直,雙手與肩同寬、與胸等高撐在墻上,身體呈直線,屈肘俯身,再推起,每組10~15次。2.跪姿俯臥撐。跪姿,雙手略寬于肩支撐在地,屈肘下降至肘部呈90度,再推起,每組6~10次。
平衡與協調訓練:1.樹式。站立,重心放在右腳,屈左膝,左腳掌貼于右大腿內側,雙手合十舉過頭頂,保持30秒,再換對側。2.波速球單腿站。單腳站在波速球(平面朝上)中間,另一腳輕抬,可以扶墻或在旁人的幫助下保持平衡,核心收緊,保持20~30秒,再換對側。兩個動作均左右交替完成為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