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岐黃學者、廣東省中醫院風濕免疫研究團隊主任 黃閨月
類風濕關節炎(簡稱“類風關”)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癥狀包括關節疼痛、發紅、腫脹以及僵硬,隨著病情進展,持續性的結構損害可能導致關節畸形,屬中醫“痹證”范疇。近年來,中醫藥在治療類風關方面的獨特優勢逐漸顯現,其中,羌活和獨活這兩味中藥,因其卓越的抗炎、鎮痛和免疫調節作用,成為不可或缺的良藥。
羌活。羌活是一味傳統中藥材,早在《神農本草經》中便有記載。其性溫味辛,歸膀胱、腎經,能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古代醫書《藥性論》記載,羌活可治賊風、失音不語、手足不遂、口面斜、遍身頑痹。在臨床實踐中,羌活被廣泛用于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項強、風寒濕痹等,特別是上半身的風寒濕痹?,F代藥理研究表明,羌活含有揮發油、香豆素、酚類等活性物質,能夠抗炎、鎮痛、解熱,還對皮膚真菌、布魯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此外,羌活還能對抗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
獨活。獨活與羌活同屬傘形科,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材。其味辛、苦,性微溫,入腎、膀胱二經,擅長祛風濕、散寒止痛?!端幮詴分羞@樣記載獨活:“治諸風掉眩,頸項難伸,風寒濕痹,兩足不仁,療諸風骨節疼痛?!豹毣钜蚱渲魅肽I經,善于下行,特別適宜治療下半身的風寒濕痹。臨床上,獨活常與桑寄生、杜仲、人參等搭配,組成獨活寄生湯,用來應對痹證日久正虛的情況,或者與羌活、防風等搭檔,組成羌活勝濕湯,處理全身性的風寒濕邪侵襲?,F代藥理研究顯示,獨活同樣含有多種揮發油和生物活性成分,如紫花前胡苷、羌活醇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調節等作用。
合理使用中藥,對于防止類風關復發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顯示,持續使用中藥或中藥聯合西藥治療的患者,復發率顯著低于單純使用西藥治療的患者。臨床中,許多患者病情剛有好轉,就迫不及待地停藥或減藥,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極有可能導致病情反彈,甚至引發更為嚴重的后果。類風關患者一定要遵醫囑規律服藥,病情好轉不等于治愈。
中醫認為,類風關是由于風、寒、濕邪侵襲人體,使氣血運行不暢,致痰濕、瘀血等形成,經絡痹阻,不通則痛。其病情復發主要與氣候變化、免疫異常、飲食習慣以及情緒狀態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日常生活中,類風關患者應注意以下調護要點。
保持干燥。在天氣晴朗時,盡量多開窗通風,促進空氣流通,排出室內的濕氣。需要注意的是,開窗時要避免寒風刺激,早晨和傍晚空氣濕度較高,盡量避免在這兩個時段開窗。如果家中有空調,可以開啟除濕模式,以保持室內干燥。
食療調理??稍谌粘o嬍持羞m當加入一些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祛痰利濕作用的食物,如生姜、紅棗、山楂、陳皮、川芎等,同時應避免食用寒涼、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適量運動。建議適當散步、打太極拳等,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抵抗力。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疲勞,以免加重關節炎癥反應。 心情舒暢。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