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營養學會健康宣教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任建軍
提到熬制高湯,很多人首先想到用雞、鴨、魚等肉類食材,其實,很多素菜也能熬出鮮美的高湯。跟肉湯相比,素高湯低脂、低熱量、低嘌呤,尤其適合“四高”人群。炎炎夏日,出汗量增多,除了補水,常喝素高湯還有助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適合煮湯的素菜有以下幾類,大家不妨試試。
蘑菇,濃郁醇厚。香菇、杏鮑菇、白玉菇、雙孢菇、金針菇等蘑菇味道鮮美,很適合用來煮湯。這類食材的鮮味主要來源于多肽、呈味氨基酸、呈味核苷酸等,其中的氨基酸有25%~35%處于游離狀態,比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等都屬于呈味氨基酸,自帶特殊鮮味。蘑菇中以谷氨酸居多,其與食鹽相互作用后,可形成谷氨酸鈉(味精的主要成分),有明顯的提鮮效果。蘑菇還含有鳥苷酸、肌苷酸、黃苷酸等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混合,鮮味大大超過兩者的鮮味之和,使得蘑菇“鮮上加鮮”。蘑菇煮出的高湯味道醇厚,口感濃郁,無論是作為湯底用于烹飪其他菜肴,還是直接喝,都非常美味。
藻類,鮮咸清爽。鮮味物質最早是從海帶中分離出來的,100多年前,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從海帶湯里提取出一些晶體,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此外,海帶還富含丙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及游離核苷酸,這些成分相互作用,產生的鮮味比味精更有層次。海帶非常耐煮,與蘑菇湯的醇厚不同,海帶湯帶有獨特的海洋風味,味道鮮咸,口感清爽。除了海帶,紫菜、裙帶菜等藻類蔬菜也富含谷氨酸、丙氨酸等鮮味物質,非常適合煮湯。
豆制品,豆香濃郁。豆腐、豆皮、豆干、豆芽等豆制品富含蛋白質,在熬煮過程中,會釋放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呈味氨基酸,使得煮出來的湯味道鮮美。這類食材也特別耐煮,還帶有濃郁的豆香味,很適合素食人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黃豆在發芽過程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等含量會增加,導致豆芽的鮮味顯著提升。
竹筍,清新爽口。除了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新鮮的竹筍還富含甜味的糖類物質,用其煮出的湯清新爽口、鮮味十足。竹筍雖好,并非人人適宜,其含有一些不利于胃腸功能的成分,如草酸、粗纖維、單寧(鞣酸)、蛋白酶抑制劑等,其中很多易溶于水,腸胃不好的人喝竹筍湯后可能會引發不適。
娃娃菜,清甜鮮美。娃娃菜質地鮮嫩、口味清甜,含有鮮味氨基酸和糖類物質,是煮高湯的優質食材。而且其葉片薄嫩,煮制過程中容易出味,短時間內就能煮出鮮美的湯汁。大白菜跟娃娃菜有很多相似之處,也適合用來煮湯。
除了單獨煮湯,以上幾類食材還可以搭配,比如娃娃菜豆腐湯、海帶豆芽湯等,不但食材多樣、營養互補,口感也更豐富。此外,煮素高湯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少加鹽和糖。煮湯時,加少量的鹽和糖有助提鮮,其中,鹽會和谷氨酸結合,使湯的味道更鮮,糖可以調控蔬菜的酸澀味,并促進呈味氨基酸的釋放,讓湯的味道更有層次感。第二,不要加太多調料。上述素菜都具有獨特的風味,過多調料會掩蓋其原味,可以適量加一些姜、蔥等天然調料來提升湯的口味。第三,注意烹調時間。上述食材大多比較耐煮,如果想加入菠菜、油菜等不耐煮的蔬菜,應在湯快煮好時再放,避免久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