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
        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平靜水域也要防溺水

        北京市大興區消防救援支隊宣傳科長  劉丙濤

        夏季來臨,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到水邊游玩避暑。然而,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往往暗藏危險。5月18日,重慶開州區臨江鎮三星村,一位父親帶著兒女在河邊釣魚,不料女兒意外落水,父親和兒子在施救過程中被急流卷走,最終三人全部遇難。令人痛心的是,事發河段平日水流平緩,但因降雨導致水位上漲、流速加快,原本熟悉的“安全水域”瞬間變成致命陷阱。這樣的悲劇并非孤例,許多看似溫和的水域,實則暗藏殺機。那么,哪些水域容易發生意外?普通人又該如何預判風險?

        池塘和水庫。這些地方往往水深莫測,水下可能有淤泥、水草,且缺乏安全警示設施,一旦滑入,很難脫身。

        河流溪澗。表面水流平緩,實則暗藏急流、深坑,有的河床里可能有尖銳石塊,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沖倒或劃傷。

        城市公園湖泊。人工湖邊緣可能濕滑陡峭,一旦失足落水,由于缺乏著力點,自救極其困難。

        建筑工地積水坑。暴雨后形成的深坑、廢棄工地水池,不僅深度難測,還可能存在尖銳物或漏電風險。

        海邊。除了海浪,暗流、離岸流、礁石等都可能讓游泳者陷入險境,甚至水性良好的人也難以應對。

        為此,我們提醒大家,最好的防溺水措施就是遠離危險的水域,如野外河流。即便是城市泳池,也要保持警惕。如果管理不善,救生員不足或游泳者無視規則,跳水、打鬧,都可能釀成悲劇。

        如果意外落水,保持冷靜是關鍵。驚慌掙扎只會加速體力消耗,甚至因嗆水導致窒息。正確的自救方法能大幅提高生存幾率:

        水母漂(短時間恢復體力)。深吸一口氣,低頭抱膝蜷縮成球狀,讓身體自然浮起,待需要換氣時抬頭呼吸,再重復動作。

        仰漂(適合平靜水域)。頭部后仰,身體呈“大”字展開,口鼻露出水面緩慢呼吸,輕輕劃動手腳保持平衡。

        踩水(呼救時使用)。雙手水平劃圈,雙腿像蛙泳一樣蹬夾,保持口鼻在水面以上,節省體力并觀察周圍情況。

        此外,可以抓住身邊的漂浮物,如空水瓶、樹枝,甚至用塑料袋吹氣扎緊作為臨時浮具。如果靠近船只、礁石等障礙物,盡量攀附等待救援。呼救時,避免頻繁揮手消耗體力,可在換氣時短促喊“救命”,并利用衣物、背包(裝入空瓶增加浮力)等制造求救信號。

        發現有人溺水,第一原則是“保己再救人”。貿然下水可能導致雙雙遇險,正確的做法是:立即撥打求救電話(110、119或當地急救號碼);尋找漂浮物拋給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空礦泉水瓶(裝入背包拋過去);用竹竿、樹枝等遞給落水者,或將衣服打成繩結拋過去。施救時應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如需下水,應從背后接近溺水者,避免被其慌亂中抱住,導致雙雙下沉?!?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