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分會常務理事、陜西省山陽縣衛健局原副局長 徐毓才
本報記者 鐘財芬
當前,我國醫療體系正掀起一場整合潮,從一線城市三甲醫院的強強聯合,到縣域基層醫療機構的抱團取暖;從??漆t院的轉型求生,到綜合醫院的資源重組,這場變革正在重塑醫療格局。
從個案演變為趨勢
6月7日,浙江省寧波市肛腸醫院正式搬遷,這家擁有30多年??茪v史的醫療機構將整體并入寧波市鄞州區第二醫院,原院區于6月6日17時起停診。往前推半個月,5月23日,始建于1958年的“包頭市第八醫院”正式注銷執業許可證,整體并入包頭市中心醫院。當下,醫院合并正從零星個案演變為全國性趨勢。
全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3~2023年,公立醫院數量從13396家銳減至11772家,年均減少超160家。這一數字背后,醫院整合是重要原因。過去3年,浙江、上海、河南、山東等地紛紛進行公立醫院整合。這波整合潮中,合并呈現多樣化模式。
專業聯合:??瀑Y源集約化重構。這是最顯著的趨勢之一,且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漆t院+??漆t院”,最典型的是婦幼??漆t院整合。今年4月,杭州市婦產科醫院與杭州市兒童醫院“雙三甲”強勢聯合,組建成集婦產、兒科、保健于一體的杭州市婦幼保健院。另一種是“綜合醫院+??漆t院”,婦幼、肛腸、胸科、整形等??漆t院成為“先鋒”。
強弱整合:構建區域醫療中心。前文所提的包頭市第八醫院整體并入包頭市中心醫院,這一決策是包頭市委、市政府在綜合考慮主城區醫院布局、服務人口與服務半徑等因素后作出的。而在生存壓力下,更多中小醫院選擇“抱團發展”,比如福建省尤溪縣縣醫院和縣中醫院合并組建了尤溪縣總醫院,統管全縣的醫療衛生機構。
醫聯體協作模式也在全國范圍內推廣。2023年2月,海南省文昌市人民醫院開始了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負責、為期5年的第三輪托管,延續其“同濟文昌醫院”身份。這種“名院托管縣市醫院”的方式,雖不直接更名或注銷,但實質上已納入同一管理體系。
五大因素驅動格局重構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分會常務理事、陜西省山陽縣衛健局原副局長徐毓才分析,醫院整合潮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政策引導,直接驅動力。早在2017年,國務院就印發《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根據區域醫療資源結構布局和群眾健康需求,按照業務相關、優勢互補、雙向選擇等要求,統籌安排醫療機構組建醫聯體。近年來更是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成立醫聯體、醫共體或集團化辦醫,為醫院合并提供了發展方向。
國考壓力,考驗硬實力?!皣肌敝竾夜⑨t院績效考核,可直接反映“醫療機構辦得好不好”,且與財政補助的多少掛鉤。徐毓才表示,如果地方醫院表現不佳,會催生“排名落后-資源流失-競爭力下滑”的惡性循環,導致當地患者外流,讓政府既失“面子”又丟“里子”。為提升當地醫療競爭力,一些政府積極推動不上不下的二級醫院、實力欠佳的??漆t院并入頭部醫院體系,以穩住人才、病人和醫?;鸬摹盎颈P”。
患者流失,倒逼競爭力。徐毓才表示,醫療資源地域不均長期存在,三甲醫院持續的虹吸效應,讓基層醫院生存維艱,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轉診便捷化等政策出臺,進一步助推了患者流失。2023年數據顯示,三級醫院門診、住院量占醫院總服務量的比重雙雙突破60%,而二級醫院診療人次占比從2019年的34.9%持續下滑至2023年的28.64%。合并成為小醫院留住病人、實現“止損”的無奈選擇。
生存壓力,??菩柁D型。相對而言,??漆t院面臨巨大生存壓力。新生兒出生率逐年下降,產科服務關停潮此起彼伏,大量婦幼保健院等??漆t院的發展困難重重,不得不通過與綜合醫院或實力較強的醫院合并,實現轉型。
發展訴求,規模換等級?!皼_三甲”等晉升訴求可能也是推動因素之一。徐毓才表示,部分功能相近、競爭激烈的醫療機構,往往希望通過合并實現資源共享和加成。例如,佛山大學辦教學醫院時,政府就選擇了南海區三個鄉鎮衛生院,合并作為佛山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試圖“以規模換等級”。
需避免“一家獨大”
醫院合并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效應,也存在潛在挑戰。徐毓才表示,最大的好處是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床位使用效率和學科協同能力。以淄博市第六人民醫院(職業病防治醫院)為例,合并前其綜合實力薄弱,設備空置率達40%,并入淄博市第一醫院后,其皮膚科、康復科等特色科室獲得技術輸入,門診量同比增長21%,患者外轉率下降18%。
當然,效益不總是“1+1>2”。徐毓才說,部分醫院“整而難合”,運營成本增加、人員結構臃腫等問題頻現,業務量不升反降。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合并兩年后再拆分”的逆向趨勢?!熬逕o霸”醫院可能導致“大樹底下寸草不生”,使基層醫院面臨更大壓力。
“公立醫院的高質量發展,絕不是規模的無限擴張?!毙熵共耪J為,醫療服務的復雜性決定了整合不是簡單的物理相加。據國外經驗,醫院床位規模在800~1000張時運行效益最佳,否則可能導致內部協調成本和經營財務風險失控。衛健委新出臺的三級醫院評審標準也明確,將引導三級醫院合理控制規模。避免“一家獨大”,徐毓才建議從多層面發力: 一是強化功能定位。醫院合并后的不同院區應實現差異化發展,減少“千院一面”式的同質化競爭。例如,總院聚焦疑難重癥,分院側重常見病、慢病管理和康復服務。二是拓展服務半徑。診療層面不占優勢的醫院可將服務鏈延長至診前、診后階段,不局限于看病,而是積極探索預防、康養等現代社會剛需服務。三是規避“以量取勝”。醫保支付制度需進行配套改革,破除“多看病人多收錢”的舊有機制,推動醫療服務從“為治療買單”轉向“為健康買單”,激勵醫院整合從擴張規模轉向提升質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