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張藍溪
在我國,每年約有15萬先天性心臟?。ㄒ韵潞喎Q“先心病”)患兒需救治。開展新生兒先心病外科手術時,為了避免患兒血液被過度稀釋,需要在體外循環管路中預充約100毫升的成人血制品。然而,新生兒血容量小、免疫系統脆弱,輸成人血制品易引發感染、溶血甚至器官損傷等。
為降低該風險,廣東省人民醫院另辟蹊徑,首創“臍帶血自體回輸技術”,該技術的實施集結產科、母胎醫學診斷科、心兒科、先心病外科、體外循環室、新生兒科、輸血科以及檢驗科等多個學科的頂尖團隊。廣東省人民醫院先心病外科主任溫樹生介紹,在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的幫助下,先是由產科主任柳艷麗團隊進行收集分娩時廢棄在胎盤中的臍帶血,術中再以患兒自體臍帶血作為體外循環管路預充液。
輸血科主任張普山介紹,“臍帶血自體回輸技術”關鍵在于建立標準化采集、儲存和使用的質控流程,團隊自主研發的質控體系可將溶血率精準控制在0.8%以下。溫樹生表示,與傳統技術相比,“臍帶血自體回輸技術”具備三大核心優勢:規避異體輸血導致免疫排斥反應、疾病傳播風險;不依賴血站供血,減少輸血經濟負擔;臍帶血富含干細胞,顯著改善手術預后。
有了“臍帶血自體回輸技術”,新生兒在生命起點即可獲得自體血液的保護。2024年8月30日成功完成首例至今,已有13名新生兒患者受益于這項新技術,其中8例為完全性大動脈轉位,2例為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2例為主動脈弓離斷,1例為大室間隔缺損。此外,“臍帶血自體回輸技術”還助力緩解我國血液資源緊缺。據統計,該技術實施至今已節省公共血液資源1300毫升,相當于4名新生兒全身換血量。該技術填補了國內臍帶血在先心病外科領域的應用空白,更開創了圍術期血液資源應用和管理的新模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