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
        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全球面臨生育率危機

        受訪專家: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莊渝霞

        本報記者? 張炳鈺

        近日,聯合國人口基金發布《2025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在調查14個國家超1.4萬人后發出警告,全球正面臨生育率危機。受訪者表示在理想狀態下希望擁有2個子女,但實際生育結果與意愿存在偏差,近1/5的人未能或認為無法實現;在意大利、韓國等低生育率國家,超14%的受訪者預計難以擁有理想數量的子女。

        報告顯示,39%的人將經濟壓力列為生育計劃受阻的主因,涵蓋住房成本高、育兒費用貴、就業不穩定等。其中,58%的韓國受訪者將經濟因素視為生育障礙,而尼日利亞的這一比例為32%。另外,有20%的人表示,對氣候變化、國際沖突、流行病等風險的擔憂,使其主動限制家庭規模。

        當前,全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育率下跌。韓國2024年總和生育率(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平均每位育齡婦女的生育子女數,是人口決策重要的參考依據)降至0.72的歷史最低點,成為全球首個跌破0.8的國家;日本2024年新生兒數量僅為68.6萬人,總和生育率1.15,連續9年刷新歷史最低紀錄。此前《柳葉刀》發布研究報告預測,到2050年,全球超3/4的國家生育率將不足以維持人口長期穩定。人口減少會直接導致勞動力萎縮,社保壓力增加。人口老齡化將深刻改變全球經濟競爭格局,進一步導致經濟發展衰退,生育動力更加不足,由此陷入惡性循環。

        近些年,多國嘗試通過經濟刺激政策鼓勵生育,但效果普遍不及預期。韓國2006~2021年共啟動四次“低生育基本計劃”,累計投入28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8億元),生育率反而跌至新低;俄羅斯政府發起的“母親資本”計劃從2007年起向產婦提供津貼,雖然在初期推動生育率回升,但未能形成持續吸引力。一般認為,真正有效的生育支持支出需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其中現金支持需占1%。同時,大部分國家實施的政策都停留在象征性的補貼層面,未觸及結構性矛盾。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莊渝霞指出,影響生育的主因必然有經濟。第一,孩子養育成本高。在發達國家,兒童撫養至18歲的平均成本已達人均GDP的2~4倍。第二,買房負擔重。購房壓力使很多年輕人不得不推遲生育計劃,甚至放棄生育。第三,職場壓力大。隨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育齡青年對個人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增加。第四,女性“想生不敢生”。就業壓力升高、生活不確定性大、家務和育兒分工不平等,都影響了女性生育決策。

        生育問題的破解之道在于整個社會進行系統性、結構性改進。一方面,應從國家層面規范生育休假制度,同時政府主動參與探索生育成本共擔。莊渝霞指出,一味延長產假的政策會固化女性的養育角色,加劇企業男性和女性用工成本支出不平衡,導致女性在勞動力市場更不受歡迎;男性陪產假并未有效落實,應在全國層面出臺統一政策加以規范,并納入生育保險范疇進行支付。同時,很多生育政策均為鼓勵性質,會觸及企業成本等現實問題,在現實中較難落地。政府應主動參與探索生育成本共擔機制,把企業職工婚育期間產生的用人成本轉變為社會公共成本。

        另一方面,莊渝霞建議,相關部門在出臺相關生育支持政策時,要始終具有性別平等視角。有些地方單方面推出“媽媽崗”,卻沒有“爸爸崗”。同時,加快住房、教育等周邊性保障措施的實質性落地,讓更多年輕的夫妻“想生也敢生”?!?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