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范先群
開欄的話:每年的6~9月份,一批醫學生將畢業走上醫生的崗位,隨后一批新生也將走進醫學的殿堂。本報特別開辟“寄語醫學生”欄目,刊載各大醫學院校長的殷切致辭,為廣大醫學生照亮前行之路。
同學們,看到你們洋溢著青春自信、躊躇滿志的臉龐,我感到十分的欣慰,無比的自豪。你們用勤奮努力收獲了成功,用聰明才智鑄就了夢想。今天,你們從培養醫學人才的神圣殿堂學有所成,將揚帆啟航,勇擔重任,成就未來。老師有幾句臨別寄語與你們共勉。
“責任”是人生永恒的主題。責任是能力,是精神,更是品格。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學人才,要立足本職、盡心盡責,恪守“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誓言;要守正創新、追求卓越,淬煉“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的信念;要勇擔使命、精誠奉獻,樹立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志向。希望你們求知若渴,刻苦訓練,掌握淵博的科學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能。
醫者的首要責任是仁心仁術,治病救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序言里寫:“夫醫之為道,君子用之于衛生,而推之以濟世,故稱仁術?!毕M銈冇脧V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技術祛除病痛之苦,救人于危難之際。居其位,安其職,盡其責。時刻把病人放在心中,在精進醫術、救死扶傷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醫學是科學,更是“人”學,需要人文精神的滋養?!胺泊筢t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毕M銈儭靶夭匚哪撊艄取?“腹有詩書氣自華”,厚植高尚的品德修養,將人文精神融入職業發展,尊重生命、關愛病人,熱愛醫學事業,守護人民健康。
胸懷國之大者,可以讓醫學道路走得更寬更長。林巧稚醫生把一生全部奉獻給了醫學事業,在半個多世紀里,她以崇高的品格和高超的醫術親手接生了5萬多個孩子,造福了億萬婦女兒童。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希望你們志存高遠,不懈奮斗,當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期望同學們堅持創新精神,肩負起推動醫學發展的責任。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醫學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延伸和擴展。啟航新征程,希望你們融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新時代,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全健康理念的卓越醫學創新人才。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臨床難題。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王振義院士,目睹白血病奪去一個個年輕的生命,他大膽求索、刻苦鉆研,在國際上首次采用國產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使該病的5年生存率從10%提高到97%以上。希望你們以臨床問題為導向,重視基礎研究,提高臨床技能,解決醫學難題,為人類健康做出突出貢獻。
擔當時代責任,堅持融合發展。當今時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5G、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臨床診療的全過程,切實推動智慧醫療創新發展。戴尅戎院士堅持學科交叉融合之路,開創醫工交叉先河,解決人工關節領域重大問題。希望你們持續提升學科交叉融合能力,切實加強團隊協作精神,努力推動新醫科高質量發展。
堅持生命至上,善于通過成果轉化服務人民??萍汲晒D化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手段?!叭嗣窨茖W家”顧方舟教授畢生從事脊髓灰質炎防治工作,創造性研制了糖丸版的中國疫苗,使千萬中國孩子免于致殘,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糖丸爺爺”。希望你們堅持從臨床中來,到臨床中去,把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診療技術,為人民健康事業保駕護航。
學無止境,行以致遠。醫路漫漫,充滿崎嶇和荊棘;醫路求索,需要智慧和勇氣。希望你們把握機遇迎難而上,使命擔當盡職盡責,投身“健康中國”的偉大事業,不斷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更廣領域的衛生健康服務,與時代同頻共振,在同向而行的接續奮斗中閃耀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