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蔚夏
對老年人來說,做好自我保健可以降低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但愛爾蘭梅努斯大學近期在美國《預防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拖延癥會影響老人的自我保健行為。
研究人員利用2020年美國健康與退休研究(HRS)的數據,以1338名平均年齡68.24歲的成人為對象,集中對六種疾病預防行為進行分析,具體包括前列腺檢查、乳房X光檢查、膽固醇監測、子宮頸涂片檢查、流感疫苗注射和口腔檢查。結果發現,有拖延癥的人,進行乳房X光檢查和膽固醇監測的頻率明顯減少。此外,拖延癥與抑郁癥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可使前列腺檢查和口腔檢查的頻率大幅降低,特別是重度拖延癥和輕度抑郁癥患者。
研究人員認為,拖延癥可能是老人保持最佳健康狀態的一種行為風險因素。該研究提醒,拖延是一種潛在的可改變行為,老人應設法消除日常拖延的生活習慣,簡化程序、提高效率,以提升保健行為的參與度,促進自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