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方紅娟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步行無疑是最經濟、副作用最小、最容易堅持的“天然降糖藥”。然而,餐后運動是糖友們常常忽視且執行不到位的一個環節。
步行時,肌肉收縮和血液流動加速,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肌肉細胞,其中一部分用于提供肌肉運動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則轉化成肌糖原用作能量儲備,從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餐后步行還可減少身體對胰島素的需求量,因為活躍的肌細胞可在較少甚至無胰島素的作用下吸收葡萄糖,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因此,建議糖友養成餐后步行的習慣,最好在餐后30~60分鐘內開始步行,可有效抑制餐后的血糖峰值,降幅可達到2.3毫摩爾/升。
研究表明,每天步行3次,每次10分鐘,比一次性連續步行30分鐘的降糖效果更佳。步行速度建議保持在每分鐘100~120步,最佳步幅為“身高×0.45”,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220-年齡)的60%~75%之間為宜。
為了幫助糖友逐步適應并更好地堅持餐后步行,表中是一份適合新手的七日餐后步行計劃。這份計劃從較短時長開始,逐漸增加強度,幫助身體適應,增強堅持的可能性。
習慣這一計劃后,可采取以下方法進階。1.延長步行時間:將每日總步行時間逐漸增加到40~60分鐘,尤其適當延長午餐后的步行時間。務必循序漸進,避免對關節造成負擔。2.提高步行速度:增加步速可提升步行強度和代謝效率。3.結合其他運動:可在餐后步行基礎上加入簡單的力量訓練,如深蹲、俯臥撐等,增強肌肉代謝能力,有助更好地控制血糖。
需注意,餐后不要立即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步行過程中如出現頭暈、乏力,應立即停止并休息,若癥狀持續應及時就醫;糖尿病患者足部易受神經病變影響,感覺遲鈍,需時常檢查足底有無破損,穿著舒適鞋襪,避免小傷口發展為難以愈合的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