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內分泌科助理研究員 李梅 □副主任醫師 周暉
近年來,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甲狀腺結節等甲狀腺疾病患病率越來越高,數據顯示,我國患者近2億人。甲狀腺是人體內重要的內分泌腺體,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對生長發育、神經系統發育和新陳代謝具有重要作用。碘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黃金原料”,甲狀腺每天都需要適量碘元素才能正常運轉。那么甲狀腺疾病患者應該如何補碘呢?
正常情況下,不同人群的碘需求量大不相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1~3歲幼兒推薦每天攝入90微克碘(相當于1顆鵪鶉蛋的碘含量);18歲以上成年人推薦每天攝入120微克碘(約5克加碘鹽);孕期則推薦每天攝入230微克碘,幾乎比普通成年人翻倍。對甲狀腺疾病患者來說,碘補多補少都不利于健康。
甲亢要減負。甲亢患者的甲狀腺處于過度活躍狀態,像超負荷運轉的發動機,要避免“加錯燃油”。建議使用無碘鹽,注意醬油、雞精等隱形碘;避免高碘海鮮(海帶、紫菜、貽貝);當心隱藏碘(蛋黃制品、加工肉腸等);限量飲用咖啡因(咖啡、茶、可樂、巧克力等),避免誘發心悸。
甲減要加油。甲減患者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像動力不足的機器,要“加點油”。建議缺碘型甲減的患者(常見山區)要適當吃海帶、貝類;橋本甲狀腺炎的患者要控制每天碘攝入量不超過150微克,避免富碘飲食激活機體免疫反應。
結節把握“中庸”。甲狀腺結節患者碘攝入太少或太多都容易“踩雷”,應保持碘攝入平衡,避免極端。如果甲狀腺結節有自主功能(能自主分泌激素),則要限制碘的攝入。對于非毒性甲狀腺結節(即無激素分泌功能異常)患者來說,碘攝入量不足可能使結節的患病率升高,建議吃加碘食鹽,推薦每周1掌心大小海鮮配合日常加碘鹽,避免刺激性飲料和食物(咖啡、濃茶等)。
甲狀腺癌講“戰術”。甲狀腺癌患者大多接受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等。建議碘-131治療前4周開始啟動低碘模式,每天碘攝入不超過50微克,術后3月內每天碘攝入量不超過100微克;術后多吃高蛋白高能量食物(雞肉、魚類、豆類、堅果和乳制品),多吃富含維生素C、E、β-胡蘿卜素和硒等抗氧化劑食物(新鮮水果、蔬菜、堅果等);術后1周內避免生食(如刺身),以防感染。
此外,甲狀腺疾病患者日常還要注意補充3種食物:1.足量的蛋白質,優選雞肉、瘦肉、魚類、蛋類、大豆制品等食物,但橋本甲狀腺炎患者慎選大豆制品;2.多吃蔬果,補充維生素A、B、C、D以及硒、鋅等礦物質,有助于維持甲狀腺的正常功能;3.攝入適量脂肪對甲狀腺有益,推薦橄欖油、深海魚、堅果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