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
        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降糖藥減太猛很危險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陳慧玲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最新研究,2023年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已達2.3億,老年人是高發群體,75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達到約20%。盡管降糖治療能夠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發癥風險,但也會帶來低血糖、多重用藥等問題,因此很多老年糖友都希望能減少降糖藥的使用量或頻率。不過,降糖藥“減量”并非更少更好,而需精細權衡患者的脆弱性和多重共病負擔。

        老年糖尿病并非簡單的成人糖尿病的年齡延續,而是一類具有獨特臨床特征的疾病。其特殊性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是起病隱匿。與年輕患者典型“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輕)不同,老年糖尿病常表現為非特異性癥狀,如乏力、皮膚瘙癢、反復感染或傷口愈合緩慢。部分患者甚至無癥狀,僅在常規體檢或并發癥就診時被發現。二是身體脆弱。在老年糖友群體中,降糖藥物代謝減緩、肝腎功能減退、自主神經反應遲鈍等現象尤為突出,這導致他們對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顯著下降,會增加跌倒和骨折風險。三是多病共存。只有極少數老年糖友“僅僅患有糖尿病”,多重共病是常態。老年糖友多合并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慢性腎臟病等。數據顯示,約68%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45%存在血脂異常,30%以上已出現不同程度腎功能損害。

        近日,法國索邦大學的研究人員評估了75歲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藥(磺脲類、格列奈類及胰島素)減量的風險。結果發現,降糖藥減量或停用者,3個月內全因死亡或住院風險顯著增加33%,且12個月內的全因死亡風險也顯著升高。

        這可能是因為,驟停降糖藥后,既無原藥“托底”,又無替代藥物控制血糖,形成了治療真空期。一方面,血糖會出現反跳性升高,容易引發高滲性昏迷或酮癥酸中毒。另一方面,反調節激素(如兒茶酚胺)釋放增加,更容易誘發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心血管風險也直線上升。

        老年糖尿病用藥調整如同“走鋼絲”,研究同樣提示,貿然減藥或“斷崖式”停藥,可能將脆弱老年患者推向更高風險。減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優化治療的手段。對于多病共存、生活預期有限或認知障礙的老年患者,可以考慮降糖藥減量或停用,以降低治療風險。普通糖友在血糖持續達標且穩定的條件下也可考慮減藥。

        減藥前需綜合評估患者的整體狀態?!吨袊夏晏悄虿≈改?024》建議,應根據健康狀態分層來選擇治療藥物。當老年糖友有計劃調整藥量時,可以先采取替換藥物來代替單純減量,也就是從高風險藥物向低風險藥物轉換。比如將磺脲類藥物、胰島素換成列汀類、列凈類等腎功能限制少的藥物。在減量過程中,以周為單位進行安全減藥,同時做好血糖監測,發現不良反應及時調整。另外,老年糖友要進行共病篩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安全性分析和營養與衰弱評估?!?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