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
        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素書》里的處世之道

        受訪專家: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  湯永隆

        本報記者   虞  曄

        編者的話:渴望成功卻找不到方向、陷入復雜人際備感疲憊、內心總被焦慮占據……現代人這些心靈困境的根源,往往在于智慧的缺失。兩千多年前,秦末隱士黃石公所著的《素書》,雖僅千余字,凝練了成名立身、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智慧,被后世稱為“奇書”。其中的一些道理,至今仍能為我們破解困局、安頓身心提供指引。

        成就事業要德才兼備

        在這個追求“速成”的時代,《素書》提醒我們:真正的成功,從來都是“慢功夫”?!端貢饭灿辛?,第一章就點明,想要施展抱負、成就事業,必須在“道、德、仁、義、禮”這五種品質上付出時間和努力?!皟群恕苯涍^一番打磨后,所謂“功成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據書中描述,“道”是指遵循自然規律和社會運行法則;“德”是做人做事要讓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得到滿足;“仁”強調要懷有仁慈、善良的心;“義”則是說做人要分清善惡、有底線原則;“禮”不僅指人際交往中需有禮有節,也指個人生活應有規律、有秩序。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湯永隆說,東方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拋開外部條件,一個人想要成功,必須“德才兼備”。當才華和能力到達一定程度后,“德”就決定了一個人成就的上限,這就對應著《素書》所說的五種品質。比如,那些能看清事物本質,順應規則和人性做事的人,遇到的阻力更小、成事的幾率更高;相反,即便一個人很有才華,但固執、與大勢相背而行,是很難做出成績的。另外,“仁義禮”對個人成功非常重要,這些品質能幫助我們與他人發展出和諧、互助、有益的關系。社會心理學研究證實,善于關懷、理解他人的高共情者,言行公正、有良知、有禮貌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因其能很好地協調資源、化解沖突、獲得支持,他們的職場之路走得更順。而不得人心者,不論能力多強,通常難以走向高位。

        培養這些品質,需在日常點滴中沉淀積累,在不斷踐行中內化成個人品格。湯永隆建議,養成觀察與思考的習慣,對行業規律、社會規則、人心人性保持好奇,遇事多問“為什么”、多總結,有助看清世界、社會、人生的內在邏輯;與人打交道時,時刻提醒自己要換位思考,尤其是考慮對方的情感需求和物質需求,盡可能地提供幫助、實現共贏,畢竟“出門靠朋友”,互惠的社會關系是成功的基石;還要堅守原則,面對誘惑時多問“該不該做”,每一次“從善”的選擇都是在為自己鋪路;最后,堅持規律作息、禮貌待人這些“小事”,讓有序、講禮的生活成為慣性,會逐漸顯現出成功者的風范。

        安頓內心需控制欲望

        即便不追求功成名就,普通人想要安頓好內心,也需要修身養性?!端貢返牡谌戮驼撌隽巳绾文捫男?、收獲滿意人生,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欲望。

        書中講“絕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讓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污。避嫌遠疑,所以不誤”,意思是杜絕不良嗜好,禁止非分欲望,可以免除各種牽累;抑制錯誤行為,減少邪惡念頭,就可以減少過失;杜絕酒精和色欲,能潔身自好;回避嫌疑,遠離是非,就可以不出錯。湯永隆說,以現代生活來看,管不住玩手機的手、壓不住過度消費的心、攔不住八卦的嘴等,也都是“縱欲”。

        被欲望牽著走,完全不控制、不自律,會帶來諸多心理困惑甚至精神問題。比如縱情享樂會提高快樂閾值,看似在放松,其實大腦慢慢“麻木”,非得找更刺激的內容才“夠味”。結束之后,內心并不會有充實感,反而更空落落的,就會導致浮躁、意義感缺失,靜不下心做正事,也對生活失去期待和希望。還有,管不住沖動會給人生帶來很多麻煩。比如亂花錢引發財務問題、亂說話招惹了是非等。這些經濟和人際關系上的打擊,是很多人抑郁、焦慮起病的重要誘因。

        “管理欲望就是管理人生?!睖缆≌f,想要內心安定、充實、喜悅,就要主動節制非分欲望,降低外部刺激、增加內源快樂?!端貢方ㄗh,一是要“恭儉謙約”,做節儉、謙遜、樸實之人,減少揮霍、延遲滿足、避免妄言;二是“博學切問”,通過學習豐富精神世界,這樣才能從“欲望的奴隸”蛻變為“自我的主人”。

        與人相處勿貪婪算計

        人生活在社會中,免不了與他人打交道,不融洽的人際是現代許多人的心結所在?!端貢返谒恼轮赋?,想要不為人情所累,需從自己做起,首先要杜絕四類人性弱點,避免把他人推遠、讓關系變得復雜脆弱。

        一是“貪鄙”。即貪婪、卑鄙之心。如果與人交往時,總是暗中算計,妄圖獨吞利益,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那必定會引來他人的警惕與厭惡。一旦聲譽受損,就難以建立深厚可靠的人際關系,陷入“失道寡助”的境地。二是“多私”。雖不至于貪婪,但凡事只考慮自身利益,全然不顧他人感受,也會讓親朋好友感覺自己被索取、被利用而逐漸遠離。三是“自恃”?!端貢氛f,人最大的孤獨源于驕傲自大,聽不進他人意見,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沒有人愿意自己比別人低一頭,自恃的態度會引發他人的挫敗感和抵觸情緒,不愿再交流合作。四是“任疑”。一邊與人交往,一邊懷疑他人的目的和能力,無法讓人感受到真心和信任,自然不會和你真誠相處。

        相反,《素書》提倡我們為人處世要“好善”“至誠”“知足”和“體物”。意思是廣行善事、真心實意、知足常樂以及體驗他人感受。這樣不僅自己快樂,也能吸引他人的關心和尊重,以此建立互助、溫暖、長久的人際關系。

        管理團隊應謙虛謹慎

        身居要位者,不僅要做到上述自我管理,還要做好團隊管理?!端貢芬恢北环Q為“謀略之書”,就在于其在第五章闡述了諸多領導智慧,值得后世借鑒。其中有五句箴言,指出了管理團隊時需要避開的五個大坑。

        “有過不知者蔽”,意為有過錯而不自知就是愚蠢。湯永隆說,管理者要有反省意識或聽取他人意見,若對自己的問題渾然不覺,不僅嚴重阻礙個人發展,也會讓團隊陷入困境。

        “以言取怨者禍”,是說言語不當很容易惹禍上身。身處高位者,即便有權,也應言行謹慎、尊重他人,與人結怨很可能引發危機。

        “令與心乖者廢,后令繆前者毀”,強調政策規范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如果發布的規范違背常理,不符合實際情況,就會形同虛設,無法有效執行。朝令夕改更是大忌,頻繁變更政策會讓團隊成員無所適從,導致工作混亂,注定走向失敗。

        “名不勝實者耗”,當名聲超過實際能力時,就會陷入“德不配位”的尷尬境地。湯永隆建議領導者不要盲目追求頭銜和虛名,更應重視自身真實能力和貢獻,以實際行動贏得團隊認可,不靠虛名維持權威。

        “略己而責人者不治”,忽略自己的錯誤,只知道一味責備別人,這樣的人是無法帶好團隊的。湯永隆解釋,在團隊中,“榜樣效應”至關重要,管理者應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只有先做好自我管理,才能贏得團隊尊重和信任,若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就會失去人心,喪失凝聚力,最終無法達成目標?!?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