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
        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國外育兒金怎么發

        作者  趙朱雪子  于超凡  馬驊  潘秋辰

        編者的話:不久前,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的調查報告,描繪了一幅嚴峻的人口圖景:全球超2/3的人口生活在總和生育率低于2.1的國家??偤蜕蕿槠骄课挥g婦女的生育子女數,達到2.1時人口才能實現世代更替。為提振生育率,多國開展一系列探索,其中“發補貼”為最普遍、最主要的措施。

        奧地利:補貼最長發到24歲

        奧地利自20世紀50年代起推行撫育福利政策,主要涵蓋以下三點,為各個育兒階段提供經濟支持。

        家庭基金。適用于在奧地利合法居住并養育子女的家庭。若孩子未滿3歲,每月可領138歐元(約1160元人民幣);3~10歲,每月領取148歐元(約1244元人民幣);10~19歲為每月172歐元(約1446元人民幣);若19歲以上仍在接受教育,每月可領200歐元(約1681元人民幣),最長可領取到孩子24歲。生育2個或以上孩子能額外領取多子女補助金。父母中主要撫養孩子的一方需向稅務局申請,申請成功后補貼直接打入銀行賬戶。

        育兒津貼。該津貼領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固定費率模式,每天可領17.7~41歐元不等(約149~345元人民幣),若父母中的一方領取,可領365~851天;若雙方交替領?。锤赣H按規定休假居家育兒),可領456~1063天。另一種是收入相關模式,若父母中的一方領取,可領最近一次凈收入的80%,不得超80歐元/天(約672元人民幣),最長可領365天;若雙方交替領,最多可領426 天。

        稅收紅利。家中每有一位未滿18歲的子女,每年最多可減稅2000歐元(約1.68萬元人民幣),若18歲以上且仍在接受教育,每年可減650歐元(約5461元人民幣)。該補貼由在職父母申報年終退稅時申請,若父母共同撫養子女,可平分稅收優惠。

        奧地利還提供覆蓋全國的公立托兒所、推廣靈活工作制度、鼓勵企業設立托育服務及推廣家庭護理假等。2010~2022年,奧地利0~3歲兒童入托率從18%增至34%,女性產后一年內重返職場的比例也在上升。奧媒指出,在高生活成本的背景下,育兒津貼金額尤顯不足,同時應擴大托育服務供給,并加強對女性職場發展的支持。

        法國:懷孕7個月開始領獎金

        法國自1994年起陸續制定一系列關于家庭津貼、稅收減免和托育的政策。在21世紀前15年,法國總和生育率維持在2左右的較高水平,但之后持續下降,2024年跌至1.62,為歷史最低點,但仍居歐盟前列。

        法國政府建立了一整套育兒補助體系。其中,出生獎金是在母親孕期的第7個月時一次性發放,約為1066歐元(約8956元人民幣)。育兒基本津貼從孩子出生起按月發放,一直持續至3歲,每月約180歐元(約1512元人民幣)。托育補貼是政府為家庭雇傭保姆或支付托兒所費用提供的資助,父母可按一定比例報銷并減免社保繳費。照護選擇補貼則針對父母辭職或停工在家照顧孩子的情況,在孩子3歲前給予一定的補助。

        法國個稅可以以家庭為單位申報,計算時是將夫妻收入總和除以家庭人數,再以該金額為基礎計算個稅。這意味著,如果家中孩子數量多,可降低稅款。同時,針對6歲以下兒童的托育費用,家庭可享受50%的稅收抵扣,每個孩子每年最高可抵扣1750歐元(約1.47萬元人民幣)。未成年子女的父母還可在納稅前申報“子女撫養費用扣除”款項。

        近些年法國生育率下跌與高昂的育兒成本有關。法國蒙田研究所人口學專家斯拜伊指出,年輕人住房壓力很大,“在巴黎,平均每生一個孩子,父母就要從市中心搬出10公里?!狈▏叩燃彝ノ瘑T會主席佩里維耶表示,以往經驗表明,強有力的政策往往能在短期內帶動出生率回升,但若想重振生育率,在稅收、補貼、撫育等方面綜合施策十分重要。

        日本:一個孩子最高領648萬日元

        早在1990年,日本少子化現象就已被政府察覺,并實施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以育兒補貼為核心支柱。

        日本育兒補貼之前是面向符合條件的家庭,以“按年齡分段、按負擔遞減”的方式設計。0~3歲,每個孩子每月可領取1.5萬日元(約732元人民幣);3~18歲,每人每月可領取1萬日元(約488元人民幣)。同時,第三個孩子起,從出生到18歲,每人每月可領3萬日元(約1461元人民幣)。2024年10月起,日本取消該制度對領取家庭收入等的限制,領取年限到孩子滿18歲。經測算,通常一個孩子從出生至高中畢業,可領補貼234萬日元(約11.4萬元人民幣);若這個孩子為家庭第三個或以上的孩子,出生至高中畢業可領648萬日元(約31.6萬元人民幣)。單親家庭還能根據撫育孩子的數量和家庭收入,疊加領取兒童撫養津貼。

        醫療方面,日本多地對18歲以下兒童實施醫療全免政策,包括門診、藥費、手術費等。教育方面,從幼兒園的免費教育、高中的學費補貼,到大學的學費減免和獎學金制度,日本實行從出生到高等教育經濟支援措施,確保家庭長期、系統地保障子女教育。

        即便如此,日本生育率情況依然不理想。2024年出生人口為68.6萬余人;總和生育率為1.15,是有相關統計以來的最低值。有研究指出,日本生育問題更在于“結不起婚”“沒錢養”,加之性別不平等的職場文化,加劇了育兒壓力。

        日本當前為提升育兒環境同步推出多項非金錢類支持,如推行彈性工時、遠程辦公、縮短工時等“父母選擇型工作制度”,并設立短工津貼,幫員工兼顧育兒與工作;加強臨時托管、病童看護、志愿者育兒協助等服務;推出育兒支援通行證,有孩家庭可在商店、交通等享受打折或優先服務等。日本學者建議,除推動男性育兒假使用外,更要打破“女性休生育假=失去晉升機會”的隱性歧視;加強結婚補助、婚育獎勵等制度;強化住房、教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聯動;健全育兒支援補貼制度,讓全社會共擔養育成本,確保政策可持續發展。

        美國:出生后,1000美元打入賬戶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總和生育率降至1.6的歷史最低點。今年以來,美國圍繞撫育政策展開一系列探討和實踐。

        據美媒透露,白宮計劃向每位生育孩子的美國母親發放5000美元(約3.6萬元人民幣);推行國家母親獎章政策,表彰生育6個或以上孩子的母親。今年5月,兩黨將《支持母嬰健康法案》提交參議院,內容包括強制要求私人保險公司全額承擔與生育相關的所有醫療費,包括產前護理、超聲檢查、分娩和產后護理。數據顯示,即使有私人保險,目前每個美國家庭也需在懷孕、分娩和產后護理等方面支付2854美元(約2萬元人民幣)。

        6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為每個美國新生兒提供1000美元投資賬戶的政策。政府將為2025年1月至2029年1月出生的美國公民子女設賬戶,起始金額為1000美元(由政府出資,存入與整個股市掛鉤的指數基金),監護人等可每年額外捐助最多5000美元(約3.6萬元人民幣),孩子18歲時可提取50%余額,25歲可全額用于創業或教育,30歲可支配全部資金。有專家表示,該政策有一定社會效益,可部分減輕育兒儲蓄壓力,讓家庭在孩子接受大學教育時有充分準備。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人口中心主任古佐指出,美國政府相關補貼政策遠不足以覆蓋育兒成本。美媒刊文指出,《支持母嬰健康法案》主要解決分娩本身的醫療費自付額問題,無法觸及醫療服務質量提升、產后護理支持體系的完善等問題。

        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刊文建議,改善育兒假政策、增加獲得廉價或免費托兒服務機會、增加使用輔助生殖技術的支持,可能有助于提升生育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