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浙江省國醫名師、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醫師 樓麗華
本報特約記者 沃立科 趙虹
乳房是女性氣血、經絡的“健康晴雨表”。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浙江省國醫名師、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樓麗華教授深諳此道,將女子以肝為先天、氣血調和為要的核心理念,融入乳房疾病治療和保健中。
目睹病痛,立志學醫
小學四年級的一天,樓麗華放學回家,被鄰居告知弟弟突發腹痛,已送往浙江省中醫院。擔心弟弟安危的樓麗華匆忙趕到離家不遠的醫院,路過一間診室時,她無意撞見了一位正在換藥的乳腺炎產婦?!拔抑两袢杂浀盟敃r的表情,疼得齜牙咧嘴?!睒躯惾A說,就是這一幕,讓她有了學醫治乳腺病的念頭。
從黑龍江中醫學院(現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畢業后,樓麗華進入浙江省中醫院工作,于1985年創建浙江省中醫院乳腺病中心,這是浙江省內首個乳腺病???。結合多年臨床經驗,樓麗華提出了“四辨識病”“三機調增”“溫通治癰”“扶正抗癌”等理論,構筑了“樓氏乳科”流派的內核。
四辨識病
樓麗華融合中醫傳統理論與現代醫學技術,總結提煉出一套極具特色和臨床價值的診療思路。其核心在于辨體、辨病、辨證、辨期相結合,以實現更精準、個體化的診斷和治療。
辨體即辨識患者的體質類型。不同體質對疾病的易感性、疾病發生發展規律、治療的反應以及預后都有顯著影響。例如,氣郁質、痰濕質、血瘀質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增生、結節甚至乳腺癌。辨識體質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發病基礎,預測疾病趨勢,并在治療中兼顧體質調理。比如,針對氣郁質要疏肝解郁,針對痰濕質應健脾化痰,針對血瘀質需活血化瘀等,從根本上改善內環境。
辨病即明確西醫診斷,利用現代醫學的檢查手段,如乳腺超聲、鉬靶、磁共振、病理活檢等,確定疾病的種類、性質、部位、范圍等,這直接決定了治療的大方向(如保守治療、手術治療、放化療等)和目標。
辨證即運用中醫理論(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等)分析患者當前的證候類型。證候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關系,如肝郁氣滯證、痰瘀互結證、沖任失調證、氣血兩虛證等。臨床中,即便是同一種西醫診斷的乳腺病,在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階段,也可能表現為不同的中醫證型。辨證是中醫治療的核心依據,指導具體的遣方用藥,如疏肝理氣、化痰散結、調理沖任、補益氣血等。
辨期是辨別疾病所處的時期,包括疾病發展的自然階段(如急性期、慢性期、緩解期、恢復期)、與特定生理周期相關的階段(如月經周期)。例如,漿細胞性乳腺炎有急性紅腫期、膿腫形成期、潰破期、瘺管竇道形成期、恢復期等,不同階段的治療策略有中藥內服外敷、切開引流等,差異很大。乳腺癌也有早、中、晚期的劃分,分期直接影響綜合治療方案。
三機調增
中醫將乳腺增生稱為“乳癖”,樓麗華認為其主要病機有以下幾個方面。1.乳癖多由憂郁傷肝、思慮傷脾、積想在心所致,乳腺增生的腫塊會隨著人的喜怒哀樂而消長。2.女性以沖任為本,沖任為氣血之海,上行為乳,下行為經。如果沖任調養不當,就會導致乳癖。3.飲食不節、過度攝食肥甘或補益藥物,使得氣滯痰凝,積聚不散而成病。
樓麗華表示,乳癖成因兼雜并行,治療上也當兼備。她主張“三機調增”,在疏肝理氣、調攝沖任的前提下,佐以健運脾胃、活血理氣除痰的藥物,標本兼治,以收全效。其自創的“乳腺一號方”——復方仙靈脾消癥顆粒,臨床效果不錯。
溫通治癰
乳癰對應西醫的乳腺炎,是乳房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自秦漢起便有相關論述。樓麗華在研究古方基礎上,結合長期臨床實踐,提出“溫通治癰”的思路。
急性乳腺炎好發于產婦,樓麗華團隊分析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乳汁及膿液后發現,絕大多數無細菌生長,或僅含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這使得很多哺乳期女性難以選擇抗生素治療,不得不終止哺乳。樓麗華認為,急性乳腺炎是體質虛弱所致,產婦分娩后,陽氣隨胎兒降生大量耗散,加之乳汁由精血化生,使得身體虧空。因此,治療急性乳腺炎關鍵是以溫通為法,并囑咐患者定時排空乳汁。
慢性乳腺炎包括漿細胞性乳腺炎和小葉性肉芽腫性乳腺炎,臨床辨證困難,難以治愈,易反復,屬乳腺病的疑難雜癥?,F代醫學多主張在急性期采用抗生素或大劑量激素治療,甚至切開引流,待炎癥控制或腫塊縮小時施行手術。但這種方法存在諸多弊端,比如抗生素針對性不足、激素副作用大、切開引流病程漫長、手術切除復發率高等。樓麗華提出采用溫通法配合穿刺抽膿治療,避免了手術和切開排膿的痛苦,不破壞患者乳房的美觀。她還據此創制了“乳腺四號方”(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內制劑),效果顯著。樓麗華表示,急慢性乳腺炎都可以通過中醫藥達到不停止哺乳、不用抗生素、不用激素、不手術且不復發的良好效果。
扶正抗癌
乳腺癌被中醫稱為“乳巖”?,F代醫學對該病已有一套系統的治療方案,根據病情采用手術治療配合放化療,根據病理選擇內分泌治療或靶向治療。中醫治療乳巖早期以祛邪為主,扶正為輔;中期兼顧扶正與祛邪;晚期以扶正、改善生存質量為主,強調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留邪的原則。
樓麗華認為,乳腺癌是消耗性疾病,動刀會大量消耗正氣,再加上術后可能需要放化療、靶向治療或內分泌治療,使正氣加速流失,不利康復。因此,她認為中醫治療應重視扶正固本。脾胃為人體“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氣血津液、五臟六腑皆受脾胃的榮養?;熀蟪霈F嚴重的胃腸反應是脾虛的表現,內分泌治療后出現的骨痛腿酸是脾腎兩虛的表現,因此在乳腺癌的治療中應當首重脾胃。氣虛則補氣,陰虛則養陰,氣陰兩虛則氣陰雙補,靈活施治,減輕多種抗癌治療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四步呵護嬌嫩乳房
臨床中,很多乳腺病患者就診時已處于嚴重狀態,這說明平時缺乏自檢意識。樓麗華表示,乳房作為可視可觸的器官,定期自檢有利于早發現、早治療。
建議每月月經干凈后一周自檢,具體方法是:面對鏡子,雙手自然下垂,觀察乳房形狀、大小是否對稱,皮膚有無凹陷、紅腫、橘皮樣改變。檢查乳頭是否內陷、偏移或有異常分泌物(如血性液體)。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腹,從乳房外上象限開始,順時針或逆時針按壓,看是否有硬塊或疼痛感。最后檢查腋窩淋巴結是否腫大。如果發現異常,應盡快到醫院進行專業的乳腺檢查,如超聲或鉬靶。需要提醒的是,大部分乳腺增生、良性結節通過中醫調理可改善,切勿恐慌或自行濫用民間秘方。
樓麗華表示,日常呵護乳房,應做到以下四點。
情志疏導:解肝郁,暢心情。百病生于氣,乳房是情緒的第一反應區。生活中,要做自己的“情緒觀察員”,及時察覺壓力、憤怒、委屈,通過傾訴、寫日記、冥想等方式宣泄。同時,培養疏肝愛好,比如練習瑜伽、八段錦,聆聽舒緩音樂,散步于自然之中,都有不錯的疏肝功效。此外,在心情不爽時,可勤按“出氣穴”,代表穴位是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間凹陷)、膻中穴(兩乳頭連線中點),每次每穴3~5分鐘即可,可疏通肝氣。
飲食調理:養肝血,化痰瘀。飲食宜“清、疏、通”,忌“壅、滯、郁”,想要做到這點,可參照以下方法。1.常吃疏肝之品。芹菜、菠菜、玫瑰花、茉莉花、佛手、柑橘等都有助疏肝理氣,可根據口味做成菜肴或代茶飲。樓麗華給乳腺疾病患者推薦了一個代茶飲,取玫瑰花3克、橘皮3克、紅棗2枚(掰開),泡水代茶飲,能理氣解郁養血。2.多吃“化瘀食”。黑木耳、山楂、海帶、紫菜能輔助軟堅散結,日常不妨適當多吃一些,對緩解乳腺增生有好處。3.遠離傷肝“雷區”。油膩、辛辣、甜食、酒精等均會加重肝郁痰凝,有乳腺疾病的女性盡量不吃。
起居有常:通經絡,和氣血。每天堅持快走、游泳等,微微出汗即可疏通經絡。生活中,要拒絕熬夜,保證23點前入睡,讓肝得以藏血修復。睡前可做“通絡操”,先輕柔按摩乳房外圍(避開乳頭乳暈),從腋下向乳頭方向梳理,配合深呼吸,每次5~10分鐘。
經前護理:順周期,防脹痛。經前肝血下注沖任,肝氣易郁,是乳房脹痛高發期。經前一周應減少高強度工作,放松身心,嚴格限制鹽的攝入量,飲食注意忌生冷。若感覺乳房脹痛,可用溫毛巾(40℃左右)熱敷,促進局部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