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山西省名中醫、山西省中醫院推拿科主任醫師 李建仲
本報特約記者 緱佳鑫
在智能手機和電腦屏幕前“扎根”的現代人,頸椎不堪重負。頸椎病屬中醫“項痹”“筋痹”“痿證”等范疇,在山西省名中醫、山西省中醫院推拿科主任醫師李建仲教授看來,其核心病機絕非簡單的骨頭錯位或椎間盤突出,而是一個由筋及骨的漸進過程。
李建仲介紹,頸椎之所以能穩定且靈活地運動,全靠周圍筋(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約束和拉動。長期不良姿勢會導致頸周筋肉長期緊張、勞損(即“筋傷”),失去應有的彈性和力量。當筋的約束力下降,頸椎的穩定性就會被破壞,椎體間的動態平衡失調,久而久之出現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等骨方面的變化。因此,李建仲認為,調理失衡的筋才是治本之策。結合數十年的臨床經驗,他總結了一套“通督柔筋”的治療體系。
通調督脈,統領陽氣。督脈循行于身后正中線,貫脊入腦,被譽為“陽脈之?!?,頸椎處于督脈的關鍵通路上。李建仲認為,頸椎病的頭暈、頭痛、視力障礙等諸多癥狀,都與督脈陽氣不通、清陽不升密切相關。通過針灸等方法疏通督脈,能振奮一身陽氣,使氣血上輸于頭面,濡養神竅,從整體上改善頸椎病?!芭R床中,經常有患者問,能否通過按摩治療頸椎病。其實,按摩只是適合健康人的保健方式,頸椎病患者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推拿治療?!崩罱ㄖ僬f,通督正脊前,醫生會檢查脊椎的棘突位置是否正常,若有偏左、偏右,或向前、向后凹凸等問題,說明督脈氣血運行受到阻礙,需通過手法復位。除了治療頸椎病,腰椎和膝關節問題也適合用通督正脊療法。
以柔克剛,解痙止痛。針對頸肩部僵硬如鐵的“筋結”和痙攣的筋肉,李建仲反對使用暴力、生硬的推搬手法。他主張“柔筋”,即運用輕柔、深透、持久的手法(按、揉、彈撥、滾法等)松解肌肉,解除痙攣,恢復筋的柔韌性和彈性。所謂“筋柔則骨正”,當緊張的筋肉放松下來,頸椎的異常應力自然解除,小關節的錯位更容易恢復。
整體辨證,因人施治。中醫治病強調整體辨證,頸椎病也不例外。在李建仲看來,頸椎病的發病與內臟功能相關,如肝血不足則筋失所養,腎精虧虛則骨失所充,脾虛則氣血生化無源。因此,治療時需結合患者體質施以中藥內服,或滋補肝腎,或健脾養血,或活血化瘀,達到內外兼治的效果。
李建仲常說,醫療手段是幫疾病“踩剎車”,真正的“駕駛員”是自己。他提醒,防治頸椎病重在日常。
避風寒。風、寒是頸椎病的大敵,會使頸部血管收縮、筋肉痙攣,加重疼痛。因此,夏季避免空調直吹,冬季戴好圍巾,是最簡單的頸椎病預防方法。
糾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時,盡量保持視線與屏幕在同一水平線上;每工作45分鐘,務必起身活動5~10分鐘,做“米”字操(需緩慢柔和,切忌甩頭)或遠眺。
挑寢具。枕頭是否合適對頸椎十分重要。仰臥時,枕頭應能填滿頸后與床面的空隙,保持頸椎的生理前凸;側臥時,枕頭的高度應等于一側肩膀的寬度,使頸椎保持中立位。
常鍛煉。推薦兩個簡單動作:1.與項爭力。身體正直,頭緩緩后仰至最大幅度,停留3秒,感覺頸前部有拉伸感,再緩緩回正,重復10次。2.聳肩繞環。雙肩用力向上聳起,貼近耳垂,然后向后、向下、向前做環繞運動,放松肩頸肌肉。頸椎不適時可做,此法也可用于預防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