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注冊營養師 曹展
近年來,益生菌備受關注,相關產品層出不窮。很多人認為,喝酸奶就能補充益生菌,但事實并非如此。
先來澄清一個概念,益生菌不等于乳酸菌。益生菌是指一類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量時,可對人體健康發揮有益作用,比如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物質吸收,調節免疫,預防腹瀉、過敏、感染等疾病。乳酸菌是指能發酵糖類并主要生成乳酸的細菌,并不是一個嚴格的微生物分類名稱。益生菌包含很多菌株,大多數屬于乳酸菌中的雙歧桿菌屬和乳桿菌屬,如嗜酸乳桿菌、乳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還有一部分益生菌屬于芽孢桿菌屬、酵母菌屬、丁酸梭菌屬等。并非所有的乳酸菌都是益生菌,有些甚至可能對人體有害,比如鮑氏酵母菌等。只有健康功效經過科學驗證的特定乳酸菌菌株,才可以稱為益生菌。
按照菌種不同,市面上的酸奶可分為兩大類,普通酸奶和益生菌酸奶。普通酸奶只含有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這兩種乳酸菌不屬于益生菌,因為它們腸道定植能力弱,不能起到“調節腸道菌群”等健康作用。益生菌酸奶則是在普通酸奶的基礎上,添加了嗜酸乳桿菌、乳雙歧桿菌等益生菌。不過,要想這類酸奶發揮健康作用,還需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含有特定菌株。不同益生菌菌株的作用有所差異,比如嗜酸乳桿菌能抑制病原菌黏附,緩解乳糖不耐;乳雙歧桿菌能增強免疫屏障,減少腸道炎癥;干酪乳桿菌能降低膽固醇,輔助控血糖。還有一些具有專利的“明星”益生菌,比如雙歧桿菌BE80有很好的胃酸耐受性,到達腸道的存活率極高;動物雙歧桿菌B420有助于減少腰圍及內臟脂肪等。購買時要看清包裝上的標識,如菌株名稱、編號,僅模糊標注“活性益生菌”的可能是噱頭,實際效果存疑。
第二,數量足夠多。益生菌進入人體后,首先要經過胃酸的嚴酷考驗,要活著抵達腸道才能發揮作用。進入腸道的益生菌太少,無法有效與有害菌競爭繁殖,也不能產生足夠代謝產物維持腸道健康。一般認為,每天攝入108~1011CFU(菌落單位)的活性益生菌,才能對腸道健康產生積極影響,但具體需求因人而異。按照相關標準,益生菌酸奶中活性益生菌的劑量應該為106~1012CFU/克,大家購買時要看清包裝上的數字標識。
第三,益生菌是活的。益生菌酸奶需在冷藏條件下運輸和保存,若儲存溫度過高或開封后久放,益生菌會大量死亡。有的酸奶剛出廠時益生菌數量達標,但在經過包裝、運輸、銷售等一系列環節后,活菌數量可能會大幅減少,活性也達不到發揮健康作用的水平。在購買益生菌酸奶時,一定要留心產品的保存條件和生產日期,選擇那些在冷藏柜里保存、生產日期較近且保質期較短的新鮮產品。此外,還要注意標簽,如果標注了“殺菌型”或者“經過滅活處理”等字樣,則產品不含活菌。
總之,想通過酸奶補充益生菌,應選擇在冷藏條件下標注具體菌株以及活菌數的產品。此外,還要關注碳水化合物含量,首選數值低的。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普通酸奶中沒有特殊的益生菌,但其營養價值不可忽視。如果僅想獲得蛋白質、鈣和多種維生素,直接購買普通酸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