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胸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蘇文凌
膝關節疼痛是中老年群體常見的困擾,糖友也不例外,卻常常將其歸咎為“年紀大了”或“過度勞累”,忽略了這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的表現。實際上,糖尿病不僅是血管和神經的“隱形殺手”,更會悄然侵蝕膝關節的健康,成為骨關節炎進展的“催化劑”。

膝關節疼痛與長期高血糖對關節的多重損害密切相關。數據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膝骨關節炎發病率比非糖尿病人群高出3~5倍;約20%的糖友膝關節痛其實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與“關節結構損傷”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來說,糖友容易出現膝蓋疼痛/膝關節健康,主要受到以下兩種情況的影響。
一是代謝性損害。糖友體內長期偏高的血糖,就像關節腔里的“慢性腐蝕劑”,多余的葡萄糖會與體內的膠原蛋白發生“糖基化反應”,生成難以分解的晚期糖基化終產物(AGEs)。這些物質會黏附在關節軟骨表面,破壞軟骨的彈性和韌性,讓原本光滑的“關節墊片”變得粗糙易碎。同時,高血糖環境會阻礙軟骨細胞從關節滑液中獲取營養,加速其退化。此外,血糖升高還會加速釋放炎癥因子,引發滑膜炎,導致關節腫脹、積液等。
二是糖尿病并發癥影響。除了直接代謝損害,糖尿病還通過多種并發癥間接影響膝關節健康。周圍神經病變會降低患者對疼痛和關節不適的感知,在不知不覺中加重關節負擔;微血管病變則影響局部血液供應,降低組織的自我修復能力。這些因素共同導致糖友的關節退變速度遠快于常人。
由于上述過程進展緩慢,且癥狀與普通骨關節炎相似,很多糖友容易忽略其與糖尿病的關聯,從而錯過早期干預的時機。因此,對于上了年紀、膝關節不適的糖友,綜合管理至關重要。
嚴格控糖。將血糖嚴格控制在合理范圍,能顯著減緩糖基化反應對關節的損傷。
減輕體重。超重會顯著增加膝關節負荷,加速軟骨磨損。建議糖友保持適當的體重,將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24。
科學運動。合理運動能增強肌肉力量,改善關節穩定性,同時避免進一步損傷。在運動時,糖友應避免爬山、爬樓、深蹲等高沖擊性活動,改為游泳、騎自行車(低阻力)等對關節更友好的有氧運動,并配合直腿抬高等股四頭肌力量訓練,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與支撐力。
定期檢查。建議糖友定期做膝關節X線檢查,及時發現早期軟骨損傷;日常多關注膝蓋是否有腫脹、僵硬感,哪怕是輕微不適也需警惕。
對癥治療。一旦出現走路不穩、關節卡頓等癥狀,應立即就醫,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和炎癥,或應用營養軟骨的藥物如氨基葡萄糖等。必要時可采用物理治療(如超短波、經皮神經電刺激)以及局部注射治療(如透明質酸鈉)以改善關節功能。若保守治療效果不佳,需及時就醫評估手術干預的可能?!?/p>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1107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1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