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
        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管理糖腎六步走

        受訪專家:應急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   王凱亮

        本報特約記者  莫  鵬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也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在我國,約1/3的透析患者由糖腎發展而來。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國際糖尿病聯盟(IDF)與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KDIGO)在2025年“KDIGO高峰會議”上聯合提出“糖尿病腎病協同管理六步法”,給出了一套科學、系統的防控方案。

        應急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王凱亮介紹,糖尿病腎病具有“高發病率、低知曉率、高致殘率”的特點,早期僅表現為微量白蛋白尿,若不及時干預,可能在5~10年內進展至腎衰竭,需依賴透析或腎移植。而且,糖腎的危害不僅限于腎臟?;颊咝难苁录L險較普通糖尿病患者增加3倍,合并心力衰竭的比例高達40%。腎功能下降還會引發腎性貧血,晚期可能出現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糖腎防控是個長期過程,需要患者、家庭和醫療團隊共同努力。王凱亮表示,如果能通過“糖尿病腎病協同管理六步法”,做到早期識別、規范治療和系統管理,完全有望延緩疾病進展,保護腎臟功能,提升生活質量。

        第一步:早期識別。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可評估腎功能。糖友每年至少需要檢測一次,高危人群(如合并高血壓、吸煙者)每6個月檢測一次。檢測時需留取晨尿中段尿,避免劇烈運動后檢測,以確保結果準確。

        第二步:分級管理。根據eGFR分期與UACR分級,糖友可分為低危、中危、高危、極高危四級,不同風險層級的治療目標與強度不同。例如,eGFR超過90單位且UACR低于30毫克/克為低危,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eGFR低于30單位且UACR高于300毫克/克為極高危,需要立即啟動腎臟保護治療。

        第三步:藥物治療。糖腎治療過程中,有三類藥物可通過不同機制協同作用,形成強大的保護網。

        RAS抑制劑(沙坦/普利類)。對于合并高血壓的糖友,沙坦/普利類藥物作為基礎治療,可通過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來降低腎小球內的壓力,減少尿蛋白,是沿用多年的基礎用藥。

        SGLT-2抑制劑(列凈類)。這類藥物通過抑制腎臟對葡萄糖和鈉的重吸收,能延緩腎功能的下降速度,并降低因心衰住院的風險。

        非奈利酮。這是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可直接針對糖尿病腎病中的炎癥和纖維化核心病理環節。與上述兩類藥物聯用,能進一步為高風險患者提供心腎保護。

        一旦確診為糖尿病腎病,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首先使用RAS抑制劑;若患者eGFR適合,無論血糖控制如何,都應加用SGLT-2抑制劑;如果患者在使用前兩種藥物后,尿蛋白水平仍然較高且存在心血管事件高風險,則考慮聯合非奈利酮,形成完整“三件套”方案。

        第四步:生活方式干預。每日食鹽攝入建議控制在5克以內,適當控制蛋白質攝入,優先選擇蛋、奶、瘦肉等優質蛋白。每周保持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

        第五步:多學科協作。如果病情復雜,建議糖友主動尋求內分泌科與腎內科的聯合門診,以更全面地評估心腎風險,選擇最適合的治療策略。

        第六步:持續隨訪。糖腎患者應定期復查并記錄關鍵指標。如發現腎功能下降加快或尿蛋白持續升高,應及時就醫調整方案?!?/p>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