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
        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凈菜受寵也要加強品控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朱毅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 朱丹蓬

        本報記者 趙萌萌 張瀚允

        10月27日傍晚,記者來到北京市一大型連鎖超市的生鮮區,冷藏柜中整齊陳列著去皮鐵棍山藥、青椒土豆絲、蔥姜蒜組合、火鍋配菜組合等十余種凈菜,每份價格2~10元不等。在該商超的線上平臺搜索“凈菜”,多款產品顯示“庫存緊張”甚至售罄,“香菜香蔥雙拼”“手剝蒜米”等小分量單品銷量穩居前列。即便價格比散裝蔬菜高出30%~50%,不少消費者仍覺得“拆開包裝就能炒,多花幾塊錢也值了”。

        這一消費場景的背后,是凈菜行業的飛速發展。凈菜是以新鮮蔬菜為原料,經剔蟲眼、黃斑等分級揀選,去掉不可食用部分,再進行切分、洗滌、消毒、無菌真空包裝等操作后,全程冷鏈運輸的一種產品。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凈菜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商超渠道凈菜銷量同比增長45%,生鮮電商平臺凈菜訂單占比升至28%。從獨居人群到三口之家,甚至大家庭聚會,有越來越多人用凈菜解鎖便捷的飲食新場景。

        “凈菜”精準匹配飲食需求

        快節奏生活下,上班族若想回家自己烹飪,蔬菜肉類少不了清洗、擇菜、切菜、腌制等環節,光備菜就要花20分鐘,而凈菜直接省去這些步驟,實現了合理搭配、“拆開即炒”,能節省將近一半時間。

        家庭結構變化進一步放大了凈菜的價值。2023年我國獨居人口超1.2億,兩口之家、三口之家的數量持續增長,他們采購散裝蔬菜后常出現“一次吃不完”的問題。而200克、300克、500克規格的小分量凈菜,剛好能滿足“一餐所需”,從源頭減少剩菜和浪費。

        凈菜還化解了“搭配難、成本高”的問題。前段時間風靡的“哈佛蔬菜湯”,涵蓋南瓜、洋蔥、胡蘿卜等多種食材,若每種單買一份,不僅購買量較大,還會增加開支,于是不少商超推出“混合凈菜包”,不僅分量適配一餐,售價大多也不到10元,比購買單品更劃算。而且,從食材利用率來看,萵筍、菜花等食材的“下鍋”比例約30%~50%,凈菜的高食用比例或可間接節約生活成本。正因為精準匹配這些需求,某生鮮平臺在二三線城市推出“今日訂、次日達”的凈菜專區后,復購率高達65%。

        當然,也有不少人擔心凈菜的新鮮度和衛生情況。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合格的凈菜不只是洗凈,切分、洗滌、消毒、包裝的每一步要嚴格對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鮮切蔬菜》等國家強制性標準。

        對比來看,有些家庭的家用砧板很少消毒,甚至生熟不分開,自來水更難徹底清除污染物等,反而不如凈菜干凈。而且,優質凈菜如今已實現“全流程透明化”,不少品牌在包裝上標注原料種植地、加工消毒記錄、質檢報告編號,部分還添加溯源碼,消費者可掃碼查看冷鏈溫度曲線、農殘檢測結果等關鍵信息。

        產業發展仍存挑戰

        凈菜產業的發展,始終伴隨著良好的政策環境。上世紀90年代,凈菜只是洗洗切切的“作坊式加工”,2007年農業部《鮮切蔬菜加工技術規范》開始推動冷鏈技術的發展,2014年開始拓寬線上銷售渠道;到了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提升凈菜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行業開始規范化發展;2025年《鮮切果蔬儲運技術規范》對儲溫等多項標準進一步細化,凈菜產業逐步從“野蠻生長”邁入“標準化進階”階段。

        “這一過程中,技術創新成為‘硬支撐’?!敝袊称樊a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當下的智能視覺分選設備可精準識別蔬菜的蟲眼、黃斑,從源頭把控原料品質;速凍鎖鮮技術代替傳統防腐劑,最大程度保留蔬菜的口感與營養;覆蓋全國的0~4℃冷鏈網絡,打破地域限制,讓南方生菜、北方芹菜,能快速且新鮮地送達各地餐桌,讓凈菜從“區域產品”升級為“全國消費品”。

        盡管行業逐步規范,但整體發展仍呈現“小、散、亂”,市場“溫而不火”,不乏商家在關鍵環節“打折扣”,讓安全的凈菜成了“隱患菜”。

        質量存隱患。凈菜加工的核心技術之一是清洗、消毒,但超聲波清洗、臭氧加工等高端設備單價較高;凈菜的“易腐性”使其高度依賴冷鏈物流,預冷設備、冷藏車等也是一筆投入?;诔杀緣毫?,如果中小加工企業采用人工沖洗、浸泡等清洗方式,難以徹底去除農殘、蟲卵,一旦冷鏈存在“斷鏈”,溫控不達標,微生物也會滋生。

        出現“偽凈菜”。目前凈菜加工隸屬于農業部門管理,在操作流程、食品規范、保鮮、運輸等方面缺少行業標準,導致企業間產品的品質差異很大。部分企業將簡單沖洗、粗略切分的蔬菜貼上“凈菜”標簽售賣,缺乏消毒和無菌包裝,清潔度與安全性無法保障。

        對日期造假。個別商家篡改包裝日期,將臨期凈菜“翻新”后重新上架,消費者很難察覺。今年2月1日,無錫市梁溪區市場監管局對某半成品凈菜經營部進行檢查,發現其在售的熏煮香腸已過期。

        品控、監管缺一不可

        從非凈菜、簡單加工的蔬菜,再到半成品凈菜、凈菜等,當下整個生鮮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若想實現健康發展,在監管端,需建立統一國家標準,明確凈菜加工門檻與底線,構建“一碼溯源”體系,將所有凈菜經營主體納入監管,定期抽檢;在行業端,要牽頭制定高于國標的團體標準,建立“紅黑榜”制度,推廣先進經驗、曝光違規行為;在企業端,需強化全流程品控,主動公示質檢報告等信息。

        對消費者而言,選到“安心菜”需掌握一些技巧。

        一看“資質”。優選明確標注“凈菜”字樣、生產企業名稱、生產許可證號的產品,尤其是帶有溯源碼的,信息越完整越放心,不要購買“三無”產品或標簽模糊的產品。

        二看“包裝”。選擇在冷藏區售賣、包裝密封無破損、無滲水的產品,避開表面有大量水珠或黏膩感的凈菜;同時,核對生產日期,優選近期生產的產品。即使標注“免洗”,食用前建議沖洗一下。

        三看“新鮮度”。新鮮凈菜應色澤鮮亮,葉片飽滿有彈性,而不是萎蔫、發黃、帶斑點。購買回家后,冷藏凈菜應在24小時內食用完畢;冷凍凈菜在1個月內吃完,不要反復解凍?!?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