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 陳 龍
本報記者 牛雨蕾 田雨汀
千萬騎手穿梭在城市街巷,以風雨無阻的奔跑維系著外賣、快遞等物流經濟的高速運轉。他們是城市便利生活的“擺渡人”,也是被困在算法、收入與生存壓力中的群體。作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典型代表,騎手的健康透支與權益保障問題,不僅關乎千萬個體的生存質量,更折射出平臺經濟發展中亟待補齊的民生短板。
一天一頓飯,從早跑到晚
上午九點,參加完騎手的例行早會,21歲的小張匆匆打開手機跑單程序,等待今天的第一筆訂單。小張剛做騎手4個月,還是個“新人”。這個從??圃盒.厴I的年輕人,曾在老家縣城上過幾個月的班,但總覺得待遇不夠理想,于是毅然來到北京決心闖一闖,卻很快陷入“跑單即生存”的節奏里:每天只吃一頓正餐,騎著車啃完小籠包是常態;為了趕時間,他曾拎著20斤重的貨物在寫字樓外穿梭,輾轉一圈、耗時近20分鐘,才找到允許外賣人員進入的門;遇到綠燈剛變紅時,他會咬著牙擰下油門,“等紅燈變綠可能超時”。小張自嘲屬于“比較懶”的騎手——起得晚、收工早。而那些真正“拼”的同行,往往清晨五六點就開工,跑滿午高峰,直到下午兩三點才抽空吃上一天中的第一頓飯,接著繼續跑到深夜。
生鮮超市騎手李強(化名)對今年的國慶假期尾聲仍心有余悸。那是10月8日,回京人數激增,趕上北京一夜入冬,氣溫驟降至10度以下,平臺爆單,同時段積壓著上百個訂單,整晚催促的電話響個不停。那一晚,他直到凌晨一點依然奔波在路上。彼時很多業主已經入睡,他打不通電話,只能在一個個緊閉的房門前,對著包裹完成系統要求的拍照確認。寒冷、疲憊與無人應答的靜默,構成了他那個夜晚的全部記憶。
健康、權益與身份的交織難題
這樣的生存狀態并非個例。隨著平臺經濟快速崛起,騎手等新就業群體的規模持續擴大。根據QuestMobile2025年10月發布的報告,騎手端APP月活躍用戶已超過1400萬,比同年1月增長140%以上。南開大學社會學院課題組2025年4月發布的《外賣騎手生活世界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騎手以男性為主,平均年齡33歲,月收入通常在6000~9000元。且他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午、晚高峰,具有“超時高壓”的特點。龐大的從業群體背后,是他們普遍面臨的健康風險與權益保障問題?!稊底旨柴Y:外賣騎手與平臺經濟的勞動秩序》作者、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陳龍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著重介紹了當前騎手普遍遭受的多重困擾。
深陷算法圍城。陳龍介紹,騎手收入與接單量直接掛鉤,平臺通過算法實時采集定位、送達時間等數據,實現對騎手的“數字控制”。他曾親身體驗過騎手工作,感覺“每送一單都像在考試”。在這種“速度焦慮”下,為了按時完成配送,有的騎手會將電動車違規改裝,或被迫超速、逆行、闖紅燈等,交通事故風險陡增。如,上海公安、交管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僅2025年3月17日~23日,餓了么平臺周交通違法量就達9975起,美團平臺達9971起。
身體負重前行。騎手工作負荷大、節奏緊張,健康被持續透支。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發布的《騎手生存與發展需求報告》顯示,在全職騎手中,65.67%的人每日工作超過8小時,近兩成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超過1/3的騎手每月基本無休。為趕時間,不少人以面包充饑、涼水解渴,引發腸胃疾??;在高溫、暴雨、暴雪等極端天氣中,他們仍須逆行于街頭,中暑、凍傷與摔傷屢見不鮮;女性騎手生理期仍要跑單,生病也只能硬扛。社科院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顯示,騎手等網約配送員是失眠高發的群體之一。
心理持續承壓?!芭鲁瑫r、怕投訴”的心理壓力,讓一些騎手連“等個紅燈都心里發慌”,長期處于焦慮狀態。部分騎手還稱曾因職業身份遭遇歧視,如被嫌“臟”“臭”、禁止同乘電梯,或在通話中無端遭受辱罵。此外,陳龍的調查顯示,騎手多為年輕人,77%來自農村,其中74%已婚,55%需養育2個及以上子女。他們中有人為父母治病欠債,有人因創業失敗或學歷限制而選擇送外賣,贍養老人、子女教育、房貸車貸等每月固定支出占收入大頭。巨大的生活壓力和家庭負擔讓他們不敢停下,即便平臺設置強制休息,許多人仍會利用間隙通過其他平臺接單或兼職。
難覓自我歸屬。騎手穿梭于大街小巷,到過城市的各個角落,卻難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以被稱為“騎手村”的北京市海淀區掛甲屯為例,這里自建房密集、電線雜亂,三四個人擠在十平米的小屋中,每人每日租金36元,加上餐費、充電等雜項,相當于跑一上午單賺來的錢。在這樣的居住與生活條件下,許多騎手很難產生歸屬感。
陳龍說,騎手的困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快遞員、家政工作者、滴滴司機等所有非正規就業者的共同遭遇。長期如此,不僅影響個體身心健康,還會引發連鎖反應,加劇醫療、養老等社會負擔。更值得警惕的是,普遍的“邊緣感”與持續的生活壓力,可能催生極端情緒,影響社會穩定。
破局需三方協同發力
近年來,政府、企業與社會已開始關注騎手權益,從建設“騎手驛站”到推出社保方案,從優化配送路線到加入“強制休息”功能,逐步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但要真正解決騎手困境,還需三方合力。
算法優化:讓“數字控制”變“人文關懷”。企業需摒棄“唯速度論”,將騎手的實際配送場景納入算法考量。例如,把上下樓時間、小區門禁等待時間、交通擁堵情況、惡劣天氣等細節全面納入時長計算,避免騎手為“算法算不到的時間”買單;公開算法規則,明確超時、扣款原因,減少信息差;并搭建騎手意見反饋通道,讓一線騎手的聲音參與到算法優化中,避免技術脫離實際。
社保改革:從“綁定勞動關系”到“覆蓋勞動身份”。政府需推動社保制度與新就業形態適配,打破社保對勞動關系的依賴,逐步將保障與勞動者身份掛鉤,確保所有非正規就業者都能享受基礎社保??商剿鳌罢a貼+平臺繳納+個人承擔”的三方付費模式,降低騎手經濟負擔;同時通過騎手驛站、平臺APP等渠道,用通俗語言開展社??破?,打消騎手“繳社保會減少收入”的顧慮,提升參保積極性。
身份融入:讓騎手從“邊緣”走向“扎根”。解決騎手的身份困境,需聚焦他們的急難愁盼。在生活保障上,可牽頭建設平價騎手宿舍,改善住宿條件;推進異地醫保結算跨省通辦,解決醫療難題;放寬落戶限制,保障隨遷子女入學,消除“后顧之憂”。在社會認知上,應加強對騎手群體的正面宣傳,讓更多人看見他們的付出——畢竟,他們不僅是外賣的配送員,更是城市運轉中不可或缺的守護者?!?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1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