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
        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干眼成全年齡段通病

        受訪專家: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眼科研究院院長  洪佳旭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蔣自培

        本報記者 虞  曄

        人體缺水會口干舌燥,眼睛缺水缺油也會面臨干燥危機。近期,在第43屆歐洲白內障和屈光外科醫師學會大會上公布的一項研究揭示了干眼的普遍性,美國和歐洲超過一半的普通人群正遭受干眼的困擾。

        歐美半數人受影響

        干眼,醫學上稱為“干燥性角膜結膜炎”,核心特征為“淚膜不穩定”。健康的淚膜像一道“三層夾心”的保護膜:表面的脂質層鎖水,中間的水液層滋潤,底層的黏蛋白層貼合角膜。任何一層出問題,都會引發眼睛干燥或缺油,導致干眼,表現為眼部干澀、燒灼感、畏光等。

        波蘭華沙維申斯基紅衣主教大學的彼得·沃茲尼亞克博士在大會上報告了國際研究項目“干眼未滿足的需求:癥狀、治療與嚴重性”,研究團隊對歐美5個國家超5000名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58%的受訪者自述存在干眼癥狀,但僅有20%的歐洲患者和17%的美國患者獲得醫療機構正式診斷。進一步分析發現,近1/3的患者在尋求專業幫助前已忍受癥狀5年以上,約半數患者每日遭受眼部沙礫感、酸痛、瘙癢與灼燒感的困擾。

        這一全球性問題在我國同樣普遍。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眼科研究院院長洪佳旭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其門診中干眼患者占比達30%~40%,其中多數在檢查前并未意識到自己患病。他們大多認為眼睛不舒服是用眼過度、休息不好等原因導致,并未將這些癥狀與干眼聯系起來。更值得關注的是,如今發病群體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洪佳旭分享了一個令他印象深刻的病例:一名大學生因干眼癥狀嚴重,甚至無法正常睜眼,最終不得不休學在家,并因此誘發了抑郁情緒。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蔣自培也表示,干眼問題不再是集中于某一年齡段或某一群體的疾病。過去,干眼被視作一種主要與年齡相關的病癥,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尤其是絕經后女性,這與年齡增長導致的淚腺功能衰退、瞼板腺分泌減少,以及女性激素水平波動有關。流行病學調研結果顯示,60歲及以上人群干眼患病率達10%~20%,而在普通成年人群中該比例為5%~15%。然而,隨著現代生活方式轉變,干眼已從傳統的“老年病”演變為覆蓋全年齡段的“時代病”,長期使用電子屏幕、過度用眼的年輕上班族和學生正成為高發人群。

        多重因素疊加拉高患病率

        兩位專家分析指出,干眼患者顯著增加,與四大原因密切相關。

        屏幕依賴致淚液異常?!兑苿咏K端干眼友好技術白皮書》顯示,注視屏幕時,人眼自發眨眼頻率會降至正常水平的60%~70%,且不完全瞬目(眨眼時眼瞼未完全閉合)增多。這會導致淚膜更新變慢、眼表暴露面積增加,加速淚液蒸發。同時,屏幕藍光可能直接損傷角膜上皮,持續近距離用眼還會減少基礎淚液分泌。此外,不少人習慣將電腦屏幕放得過高,可能導致眼睛不自覺睜大,進一步增加眼表暴露,加速干眼發生。

        眼部美妝傷眼表環境。長期佩戴隱形眼鏡,尤其是美瞳,會改變眼表微環境,堵塞瞼板腺開口,并可能引發眼表炎癥。而眼部化妝,如眼影、睫毛膏等眼妝產品中的細小顆??赡艽碳ぱ郾?,部分產品成分還會破壞淚膜穩定性,增加干眼風險。

        干燥污染加劇不適感??照{、暖氣會降低環境濕度,北方冬季暖氣房尤為明顯,這會加速淚液蒸發;空氣污染中的PM2.5、吸煙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可能直接刺激眼表、破壞淚膜;長期處于干燥、有風的環境(如開車時開窗),也會讓干眼癥狀更嚴重。

        作息紊亂致惡性循環。熬夜、睡眠不足會影響淚腺分泌;高脂飲食可能加重瞼板腺油脂堵塞;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還會與干眼相互促進,形成惡性循環;類風濕關節炎等全身疾病及抗抑郁藥、降壓藥等部分藥物的使用,也可能誘發或加重干眼。

        前述研究顯示,美國和歐洲1/3的患者出現癥狀5年多未就醫,我國也存在類似情況。蔣自培表示,大多數人將干眼的不適表現誤認為是“眼疲勞”,往往等到癥狀嚴重影響生活才就診。即便就醫,后續規范治療也面臨多重阻礙:一是干眼癥診斷復雜,需要患者理解的病因、分型與長期管理方案較為專業,部分患者在初期即失去治療耐心;二是干眼屬于慢性疾病,有的患者癥狀緩解后便停止用藥,或短期內看不到“治愈”希望就喪失信心而中斷治療;三是強脈沖光、淚點栓塞術等治療項目費用較高,年輕人需頻繁請假復查,時間成本較高,導致患者依從性差。

        兩位專家強調,干眼若不及時規范治療,會從不適逐步發展為器質性損傷,從而影響視力。輕度階段會導致視覺質量下降、波動性視物模糊,降低工作學習效率;中度階段出現角膜上皮點狀脫落、瞼板腺功能障礙與萎縮;重度階段則可能引發角膜絲狀物形成、角膜潰瘍甚至角膜融解與穿孔。

        早識別,分型治

        洪佳旭提醒,一旦出現以下表現就需警惕干眼。比如,眼睛干澀、燒灼感、異物感、眼酸、眼脹、刺激感、眼睛發紅、分泌物增多、反射性流淚(越干越流淚)、視力波動、短暫模糊、對強光敏感、眼皮沉重、睜眼費力、眼睛疲勞且休息后不緩解。若出現2種以上癥狀,或通過閉目休息10分鐘仍無法改善,1天內發作超過3次,需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購買眼藥水延誤診斷治療。

        干眼的治療核心是先診斷分型,再針對性干預。第一步是盡早就醫。到正規醫院眼科進行相關檢查,不同分型的治療方案差異較大。第二步是分層治療。輕度干眼以生活方式調整和物理治療為主,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眼部熱敷,并用生理鹽水清潔眼表等。中度需增加藥物與專業理療,遵醫囑使用抗炎藥、促淚液分泌藥物,到醫院進行瞼板腺按摩與疏通、強脈沖光治療、液脈動治療等。重度采用進階治療手段,包括淚點栓塞術、濕房鏡和自體血清滴眼液等;若患者合并全身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需聯合相關科室治療原發病,避免干眼反復。

        兩位專家強調,90%的干眼可通過預防降低發病風險。

        避開毀眼行為。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或看書,看東西時不要躺著或癱坐著;兒童每日使用電子設備不超過1小時;調整屏幕位置,保持中心略低于視線10~15度;夜間不要關著燈看手機。

        “滋潤”周圍環境。冬夏使用暖氣、空調時打開加濕器,定期清潔,以防細菌滋生;霧霾、沙塵天外出佩戴防風鏡;避免長期處于吸煙環境,減少二手煙刺激。

        留點“呼吸時間”。選擇透氧性好的隱形眼鏡,每日清潔護理,不使用過期鏡片;眼部化妝后用專用眼唇卸妝液徹底清潔,避免用力揉搓眼部;減少帶妝、戴隱形眼鏡頻率,每周至少2天不戴,每天佩戴隱形眼鏡不超過6小時,給眼表留點“呼吸時間”。

        眼睛也要“富養”。要想眼表水油充足、平衡,需提供良好的“富養”條件,用眼遵守“20-20-20”法則,即每20分鐘看6米(20英尺)外物體20秒;保證7~8小時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適度運動,多補充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維生素等有益眼健康的營養素,保持心情愉悅。

        高危必須“年檢”。教師、電腦辦公者、學生、隱形眼鏡佩戴者、絕經后女性等高危人群,每年進行1次干眼篩查;學校、社區可通過問卷初步篩查,及時轉診疑似患者;企業將干眼篩查納入員工體檢,減少因干眼導致的工作效率下降?!?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pre id="qfga2"></pre>
        1. <acronym id="qfga2"><strong id="qfga2"><address id="qfga2"></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fga2"><nav id="qfga2"><small id="qfga2"></small></nav></p>
            <p id="qfga2"></p>